Workflow
商品与服务并重 体验和情绪主导——“双十一”消费转向多点驱动
经济日报·2025-11-12 06:07

总体消费趋势 - 今年“双11”大促期间,品牌商品和创新产品销售增速明显,服务消费热点频现[1] - “双11”正逐步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体验驱动、情绪价值驱动[1] - 平台通过拉长促销周期、推陈出新打造消费热点、优化供应服务以及加强技术创新来创造活力[1] - 服务消费成为新热点,京东旅行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2] - 情绪价值和消费体验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宠物用品、户外用品、潮玩等情绪价值商品及创新型产品受青睐[3] 平台策略与市场亮点 - 电商平台通过延长活动周期、简化促销规则、联动即时零售等举措优化用户体验[2] - 即时零售业务加入带动订餐、美容美发、亲子娱乐等消费增长,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双11”开拓新场景[2] - 京东“双11”重磅新品中,京东定制新品成交额是去年的5倍,休闲食品、酒类、家电家居、电脑办公等品类重磅新品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832%、732%、150%、115%[3] - 搭载AI的潮玩、学习机、机器人等硬件设备较今年“618”增长近5倍[3] - 今年“双11”亮点可概括为AI全面落地、即时零售崛起、大消费平台整合,体现了消费变革和技术驱动的双重趋势[3] AI技术应用与赋能 - AI技术深度渗透到购物全链条,全方位重塑购物体验[4] - AI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实现动态定价、智能防损和自动化运营,提升平台决策效率和运营精度[4] - 基于AI的智能搜索和推荐能精准理解消费者偏好,并指导仓库备货及优化物流路径[4] - 京东内部运行的智能体数量已突破3万个,天猫首次实现AI全面落地,提升推荐商品与消费需求的转化效率[4] - 在商家端,AI美工可批量生成商品图片与视频,AI数据分析帮助优化策略、节省成本[4] - 在消费端,AI导购、虚拟试衣、AI试妆、智能客服等功能提升消费者体验,降低决策成本[4] - AI推动电商从流量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型,实现供需高效匹配,提升用户体验并为商家创造增长空间[5][6] 促销周期演变与供应链优化 - 今年京东“双11”大促持续37天,与国庆中秋假期无缝衔接,“双11”周期不断拉长[7] - 促销周期延长是消费者偏好按需购买、内容电商崛起争夺用户注意力、以及AI物流技术进步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7] - 大促常态化已成为电商市场重要趋势,促销周期延长是平台全时段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7] - 更长的周期使商家可按预售订单安排生产,分阶段推出新品,库存周转效率更高[7] - 较长的时间窗口便于消费者做出最优购物决策,平台需要更长的周期来争夺用户注意力[7] 未来发展方向与商业模式革新 - “双11”的新意转向更深层的技术赋能、体验优化和商业模式革新[8] - 企业应抓住技术赋能机遇,在需求预判、消费决策、售后服务等环节优化消费体验[8] - 平台和商家需要从关注短期营销数据转向提升商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8] - 创新的关键在于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通过技术驱动和生态整合创造增量价值[8] - 平台应深化AI应用、拓展即时零售品类、加强生态化运营打造一站式生活平台、并加大对中小商家的支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