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工时压缩20%以上(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项目进展与规模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工程总进度已超过86% [1] - 该邮轮总吨位为14.19万总吨,总长相比首艘邮轮"爱达·魔都号"增加17.4米 [1] - 全船2838间乘客和船员舱室安装总进度达到63% [2] - 计划于明年3月出坞、5月试航,年底以广东广州南沙为母港开通国际航线 [2] 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通过应用优化的共用支架系统,支撑腿数量减少30% [2] - 采用全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虚拟造船",使后期修改量减少80% [2] - 1100多间预制舱室实现模块化生产,单舱安装工时从200小时压缩至50小时 [2] - 内装周期较首艘邮轮缩短8个月,整体建造工时目标压缩20%以上 [1][2] 国产化与自主能力 - 邮轮的升降娱乐系统、阳台工程包等部件均实现国产化,内装基材、家具等大部分来自国内供应商 [2] - 项目培养的年轻技术人员已成长为攻坚主力,工程师能自主解决大部分设备调试问题 [2] - 基于首艘邮轮的经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跃升 [2] 产业联动与战略意义 - 邮轮建造业具有上下游1:14的产业联动效应,被誉为"漂浮的黄金产业" [3] - 通过大型邮轮项目牵引,一批掌握国际标准的本土供应商成长起来 [3] - 项目强化了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为高端制造、文旅服务等产业注入新动能 [3] - 项目符合"十五五"规划中关于巩固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优势、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的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