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点评报告: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49%-19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0409
浙商证券· 2025-04-09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9%-19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2.58%-251.69%,业绩增长得益于聚焦主业、行业态势良好和联营企业业绩改善 [2] -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新增订单增速或放缓但船价有望上行,集团船舶总装资产整合拉开序幕,竞争格局改善 [3][4]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约38、76、106亿元,同比增长29%、99%、40%,对应PE为34、17、12X,PB为2.5、2.1、1.8X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748.39亿、833.57亿、953.60亿、1050.63亿元,同比增长26%、11%、14%、10% [6] - 2023 - 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7亿、38.20亿、75.99亿、106.08亿元,同比增长1615%、29%、99%、40% [6] - 2023 - 2026E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85、1.70、2.37元,P/E为43、34、17、12X,P/B为2.6、2.5、2.1、1.8X,ROE为6%、7%、12%、14% [6] 船舶行业核心标的估值 |公司|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 | |EPS(元/股)| | |PE| |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E|2025E|2026E|2024E|2025E|2026E|2024E|2026E|2024E|2026E| |中国船舶|1281|38.20|75.99|106.08|0.85|1.70|2.37|34|12|2.5|1.8| |中国重工|935|16.51|39.78|73.62|0.07|0.17|0.32|54|12|1.0|0.9| |中国动力|465|12.91|21.58|31.31|0.59|0.99|1.43|35|14|1.2|1.0| |中船防务|301|3.77|8.50|16.16|0.27|0.60|1.14|78|18|1.6|1.4| |中国海防|185|3.37|4.66|6.12|0.47|0.66|0.86|54|30|2.2|2.0| |亚星锚链|78|2.42|3.23|3.98|0.25|0.34|0.41|32|19|2.1|1.7| |行业平均| | | | | | | |48|18|1.8|1.5| [12] 船舶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新船价格指数自2021年以来显著上涨,现阶段处于历史峰值98%分位 [14] - 2025年1 - 3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 + GT,DWT)同比下降61%,箱船新接订单占比最高 [16] - 截止2025年3月底全球手持订单约3.74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4% [19]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6E资产总计分别为1778.32亿、1969.22亿、2153.21亿、2390.02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253.60亿、1390.50亿、1467.18亿、1562.55亿元 [20] - 利润表:2023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748.39亿、833.57亿、953.60亿、1050.6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57亿、38.20亿、75.99亿、106.08亿元 [20]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6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82.13亿、171.30亿、186.23亿、205.0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12.44亿、 - 31.53亿、2.76亿、 - 6.3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51亿、29.74亿、46.32亿、46.44亿元 [20]
中国船舶(600150):点评报告: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49%-19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浙商证券· 2025-04-09 08: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9%-19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2.58%-251.69%,业绩增长得益于聚焦主业、行业态势良好和联营企业业绩改善 [2] -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新增订单增速或放缓,但船价有望持续上行 [3][4] - 集团船舶总装资产整合拉开序幕,竞争格局改善,效率提升可期 [4]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约38、76、106亿元,同比增长29%、99%、40%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748.39亿、833.57亿、953.60亿、1050.63亿元,同比增长26%、11%、14%、10% [6] - 2023 - 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7亿、38.20亿、75.99亿、106.08亿元,同比增长1615%、29%、99%、40% [6] - 2023 - 2026E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85元、1.70元、2.37元 [6] - 2023 - 2026E P/E分别为43、34、17、12X,P/B分别为2.6、2.5、2.1、1.8X,ROE分别为6%、7%、12%、14% [6] 船舶行业核心标的估值 |公司|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 | |EPS(元/股)| | |PE| |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E|2025E|2026E|2024E|2025E|2026E|2024E|2025E|2024E|2025E| |中国船舶|1281|38.20|75.99|106.08|0.85|1.70|2.37|34|17|2.5|2.1| |中国重工|935|16.51|39.78|73.62|0.07|0.17|0.32|54|22|1.0|1.0| |中国动力|465|12.91|21.58|31.31|0.59|0.99|1.43|35|21|1.2|1.1| |中船防务|301|3.77|8.50|16.16|0.27|0.60|1.14|78|34|1.6|1.6| |中国海防|185|3.37|4.66|6.12|0.47|0.66|0.86|54|39|2.2|2.1| |亚星锚链|78|2.42|3.23|3.98|0.25|0.34|0.41|32|24|2.1|1.9| |行业平均| | | | | | | |48|26|1.8|1.7| [12] 船舶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新船价格指数自2021年以来显著上涨,现阶段处于历史峰值98%分位 [14] - 2025年1 - 3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 + GT,DWT)同比下降61%,箱船新接订单占比最高 [16] - 截止2025年3月底全球手持订单约3.74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4% [19]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6E资产总计分别为1778.32亿、1969.22亿、2153.21亿、2390.02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253.60亿、1390.50亿、1467.18亿、1562.55亿元 [20] - 利润表:2023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748.39亿、833.57亿、953.60亿、1050.6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57亿、38.20亿、75.99亿、106.08亿元 [20]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6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82.13亿、171.30亿、186.23亿、205.0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12.44亿、 - 31.53亿、2.76亿、 - 6.3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51亿、29.74亿、46.32亿、46.44亿元 [20]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9 07:0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深化精益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交付量 [1][4] 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业绩预告期间 -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1] 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 - 6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9.66% - 343.59%,与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7.85% - 341.42% [1]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 - 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和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均增加349.91% - 462.38% [2] 审计情况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3] 上年同期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追溯调整前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14478.8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25.9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 [3] 追溯调整后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14545.5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92.6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 [3] 追溯调整原因 - 2024年下半年全资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104381.50万元购买武汉武船航融重工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自2024年初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并追溯调整对比财务报表 [3] 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 公司深化精益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报告期民船建造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推动业绩增长 [4]
中国船舶(600150) - 2025 Q1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4-08 12: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 - 12亿元,同比增加5.9895 - 7.9895亿元,增幅149.35% - 199.21%[3][4]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扣非净利润9.9 - 11.9亿元,同比增加6.5163 - 8.5163亿元,增幅192.58% - 251.69%[3][4]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4.257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0105亿元,扣非净利润3.3837亿元[5]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0.09元[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563万载重吨/2250亿元[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02:2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召开相关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包括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评估“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制定新行动方案及董事长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等,同时变更持续督导机构并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 [2][50][53][34] 监事会会议 - 2025年4月3日上午9:30召开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应出席监事5名,实际出席4名,监事刘文斌因工作未出席,会议由徐万旭主持 [1] - 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议案,2025年计划补充总额不超398,554.25万元,子公司补充限额不超拨付募投项目建设资金50%,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 [2] - 监事会认为使用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符合法规,不影响募投项目,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表决同意该议案 [3][4] 董事会会议 - 2025年4月3日上午9:00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应出席董事11名,实际出席11名,8名通讯表决,会议由董事长李勇主持,监事和高管列席 [46][47] - 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议案,内容同监事会审议议案 [48] - 审议通过《关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的议案》 [50] - 审议通过《关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议案》,方案涵盖深耕主业、创新驱动等多方面措施 [53] - 审议通过《关于董事长代行公司董事会秘书职责的议案》,自2025年4月8日起由董事长李勇代行该职责 [56] 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 经证监会核准,2016年公司募集配套资金净额1,338,051.97万元,2024年3月曾使用不超398,554.25万元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3月24日已归还 [10][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余额88,998.28万元,募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有调整 [12][14] - 本次计划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398,554.25万元,子公司补充限额不超拨付募投项目建设资金50%,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到期归还,不影响募投项目,仅限主营业务使用 [15] - 监事会和中信建投证券认为该计划符合法规,不影响募投项目,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18][21]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 公司2024年8月制定实施该方案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将长期持续开展 [23] - 措施包括深耕主责主业,聚焦军工、推动产业发展、推进重组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解决“卡脖子”难题;深化价值创造,提升分红和回报能力;畅通交流渠道,展示公司价值;健全治理机制,合规运营;优化考核分配,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23][25][27] 变更持续督导机构 - 2016年和2020年公司两次募集配套资金,中信证券、华融证券分别担任独立财务顾问 [35][36] - 2024年公司筹划资产重组,聘请中信建投为独立财务顾问,持续督导期自重组实施完毕起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 [38] - 中信建投承接中信证券、华融证券延续的持续督导工作,公司终止与中信证券相关协议,与中信建投及银行重新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账户未变 [39][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2016年项目募集资金余额88,998.28万元 [41] 董事长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 2025年1月7日董事会同意董事、总经理施俊代行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职责,截至目前施俊代行将满3个月 [56][58] - 自2025年4月8日起,由董事长李勇代行公司董事会秘书职责 [56]
这家班轮公司CEO:若向中国船舶收费,只能退出美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4-06 09:15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拟对中国制造的船舶收费,中小航运企业因规模劣势难消化额外成本,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或退出美国市场,还会带来连锁反应影响美国出口商 [1][4][7] 分组1:拟议措施内容 - 中国航运企业每艘船舶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最高收费100万美元,或按船舶载重量每艘每次每净吨收费1000美元 [4] - 非中国航运企业旗下中国制造的船舶,每艘每次最高收费150万美元,或根据船队中中国制造船舶的占比每艘每次收费50万 - 100万美元 [4] - 从中国订造船舶或未来两年内接收从中国订造船舶的航运企业,按订造船舶占比每艘每次收费50万 - 100万美元 [4] 分组2:各方反应 - 美国进出口商、相关协会组织以及港航企业在3月底听证会上对拟议措施表达反对意见 [4] - 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Andrew Abbott认为若按拟议措施收费,首先受冲击的是美国进出口商 [4] 分组3: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情况 - 隶属于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从事北美与北欧间集装箱及滚装运输,承担美国纽约等港口半数以上出口至欧洲工程机械与农用设备运输 [6] - 全部船舶于2015 - 2016年在中国建造,原因是美国船厂产能不足 [6] - 若美国施行拟议措施,公司将受“致命打击”,或被迫向客户收取2000至2500美元/FEU附加费,而大公司只需800美元/FEU,公司可能退出美国市场,影响约300名员工岗位及更多供应链人员 [6] 分组4:收费连锁反应 - 小型港口失去业务,大型港口拥堵,引发集装箱短缺,推高运费至疫情期间水平,使美国出口商失去竞争力,最终大批倒闭 [7] - 通过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转运因内陆运输成本高,经济上不可行 [7]
中国动力: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4-03 19:46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建投证券对中国动力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事项进行核查,认为该事项决策程序合规,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对该事项无异议 [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 2016 年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 45,242.53 万股 A 股,发行价每股 29.80 元,共募集资金 1,348,227.3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 10,175.33 万元,净额为 1,338,051.97 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存放于专项账户,公司与原独立财务顾问、银行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 2016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 1,291,830.89 万元(含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累计净额 42,777.19 万元) [4] - 各项目中,支付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100%股权、收购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控股权等项目已按承诺金额投入,部分项目未达承诺投入金额,六个项目承诺投入金额调整已通过相关会议审议 [3][4] 前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情况 - 2024 年 3 月 26 日公司公告同意使用不超 398,554.25 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 12 个月 [5] - 截至 2025 年 3 月 24 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将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用账户,并通知独立财务顾问和主办人 [5] 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计划 - 公司董事会同意使用不超 398,554.25 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子公司补充限额为拨付募投项目建设资金的 50% [6] - 涉及多家子公司,如哈尔滨广瀚动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拟补流 9,000.00 万元等,使用期限不超十二个月,到期归还,不影响募投项目进展,仅限主营业务生产经营使用 [6][7][8] 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计划的董事会审议程序以及是否符合监管要求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同意使用不超 398,554.25 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审议程序符合监管要求 [8] 监事会意见 - 监事会认为公司本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影响募投项目,不存在变相改变投向,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意该事项 [8][9] 核查意见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公司本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事项决策程序合规,不影响投资计划,无变相改变投向和损害股东利益情形,对该事项无异议 [9]
中国动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3 19: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的议案,监事会认为该使用方式合规合理且必要,表决通过此议案 [1][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 [1] - 会议于2025年4月3日上午9:30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通知于2025年3月25日以专人送达或电子邮件方式发出 [1] - 公司应出席监事5名,实际出席4名,其中3名通讯表决,监事刘文斌因工作未出席,会议由监事徐万旭主持 [1] - 会议召开符合相关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 [1] 审议议案内容 - 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的议案》 [1] - 2025年计划临时补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398,554.25万元,子公司补充流动资金限额为不超过公司拨付子公司募投项目建设资金的50%,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日起不超过12个月 [1] 监事会意见及表决结果 - 监事会认为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抵触募投项目实施计划,不影响正常进行,未变相改变投向 [2] - 认为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合理性及必要性,不损害公司及其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 [2] - 表决情况为同意4票,反对0票,弃权0票,表决结果为通过 [2]
中国动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4-03 19: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于2024年8月制定实施《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将长期持续开展该行动,通过多方面措施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投资价值,回馈投资者,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1][8] 各部分总结 深耕主责主业,提升经营效能 - 公司业务涵盖七类动力业务及相关配套机电业务,近年经营情况良好,财务指标向好,2024年获多项荣誉 [1][2] - 未来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聚焦军工首责,推动产业发展,抓好生产交付,推进国际化经营,深入推进"成本工程" [2] - 2024年11月启动收购控股子公司小股权的资产重组项目,优化产业链布局 [2] 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质动能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多领域有自主研发成果并成功应用 [2] - 未来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解决"卡脖子"难题,在新兴产业发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3] 深化价值创造,强化股东回报 - 2024年公司实施年度利润分配和特别分红方案,合计派发现金股利超3亿元,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6.96亿元,实施股份回购并注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曾增持股份 [4] - 未来将实施稳健可持续分红策略,考虑提高分红率和股息率,探索市值管理举措 [4] 畅通交流渠道,增进价值认同 - 公司重视保护股东权益,打造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2024年底市值同比增长近40%,入选相关指数 [4] - 未来将完善互动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公司价值,回应投资者关切,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5] 健全治理机制,筑牢合规根基 - 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优化治理机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发布ESG报告,做好风险合规管理和内部审计 [5] - 未来将严格执行制度,修订章程,推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强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坚持高质量信息披露和ESG管理 [6] 优化考核分配,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 公司重视控股股东和董监高履职责任,安排培训,对经理层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动控股股东承诺履约 [6] - 未来将强化"关键少数"合规意识,加强独立董事履职支撑,优化股权结构和经理层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7]
中国动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持续督导机构暨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3 19: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变更持续督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承接此前项目督导工作,并重新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 [1][2][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6年经核准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45,242.53万股A股,发行价每股29.80元,募集资金1,348,227.30万元,扣除费用后净额1,338,051.97万元,中信证券任独立财务顾问 [1] - 2020年经核准发行150,00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募集资金1,500,000,000.00元,扣除费用后净额1,488,000,000.00元,中信证券及华融证券任独立财务顾问 [2] 本次资产重组情况 - 公司聘请中信建投为本次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持续督导期自实施完毕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黄多等4人任主办人 [2] 持续督导承接情况 - 2016年项目持续督导期至2017年12月31日,资金未使用完毕;2020年项目持续督导期至2021年12月31日,资金按计划使用完毕,但可转债未完全转股 [3] - 中信建投承接中信证券2016年项目及中信证券、华融证券2020年项目的持续督导工作 [3]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2016年项目募集资金余额88,998.28万元,存放于多个公司在中信银行、进出口银行、浦发银行的账户 [5]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主要内容 - 资金用于投向项目,不得他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6] - 中信建投监督资金使用,按规定履行保荐职责,至少每半年现场调查一次 [7] - 银行应配合中信建投查询,公司支出超净额20%需通知中信建投 [7] - 更换主办人需通知相关方,不影响协议效力 [8] - 出现违规等情况,相关方可终止协议,违约方赔偿损失 [8] 备查文件 -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 [8] - 《财务顾问协议》 [8] - 《独立财务顾问及承销协议书之终止协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