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呼吁 加强气候融资对接发展中国家需求
搜狐财经·2025-11-12 06:44

气候融资现状与挑战 - 2022年全球气候融资总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目标 但与2035年新集体量化目标1.3万亿美元标准差距巨大 [2] - 2022年适应资金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气候融资中占比仅为28% 2023年适应资金在全球气候融资中占比仅约3.4% 显示规模小且难以吸引私人资本 [2] - 2022年最不发达国家仅获取约18%的对外气候融资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获资比例仅约2.8% 存在显著地理与脆弱性错配 [3] - 气候融资性质以债务为主 加剧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 未能满足脆弱国家的适应与损失赔偿需求 [2][3] 国际金融架构的结构性限制 - 资本成本过高、债务不可持续、财政空间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发展中国家获取资金并开展气候行动的能力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展中国家投票权仅有37% 世界银行为43% 远低于其人口及经济权重 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决策中缺乏影响力 [4] - 融资程序复杂、气候资金渠道碎片化、贷款附加条件性过强 多边机构缺乏代表性与公平性 [3][4]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央银行互换额度 遇到外部冲击时只能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 且多伴随严格宏观条件 [3]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方向 - 改革需围绕提高金融稳定性与韧性、扩大并改善气候与发展融资、重塑全球金融治理的公平性三大核心 [4] - 建立更公平强大的国际金融安全网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与公正性 减少金融冲击对发展中国家财政空间的侵蚀 [5] - 大幅扩大公共国际融资规模 增加非债务型融资 改革多边开发银行业务模式 将公共投资置于核心位置 [5] - 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治理结构 增加发展中国家在投票权、董事会和规则制定中的代表性 [5] - 推动主权债务重组机制更加中立公平 将气候与发展必要投资视为理性支出而非债务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