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举,求解照护之困(健康驿站·关注健康老龄化②)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1-12 07:07
近日,在贝壳公益与《人物》杂志联合举办的银龄生活主题沙龙上,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10月28日,老年人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用餐。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 湖区探索"机构+社区+居家"的养老服务模式,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在社 区为老人提供长期照护、短期托养、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服务,提升居民晚年生活品质。新华社记者 刘续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科技被 视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力量。它将如何重塑老年生活?备受关注的"机器人养老"是否可行? 照护不仅需要爱心,专业技能也不可或缺 问:随着时代变化,家庭内的照护群体有哪些变化?他们面临哪些现实困难?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孙晓红:如今,家庭照护者普遍面临三重压力:在打拼事业的同时,还 需承担赡养父母和抚育子女的双重责任。此外,随着人越来越长寿,"年轻老人"照护"年老老人"现象会 越来越普遍。门诊中,我们常看到白发人推着轮椅,上面坐着更年迈的老人。 照护者承受的不仅是体力消耗,更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在门诊,我经常遇到五六十岁的人因为消化问题 来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