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禀赋 -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项,数量全国第一 [2] - “十四五”以来完成220余项考古发掘,5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数量全国第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4312处 [2] - 全省备案博物馆增至367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6家,2024年接待观众突破1.39亿人次,保持全国第一 [3] 产业发展与融合 - 2024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0.91亿人次,旅游总花费达1.34万亿元,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淮安市规上文化企业从2022年381家增长至2024年473家,营业收入从280.7亿元提升至474.2亿元,3年复合增长率达30%,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0.6亿元,同比增长21.9% [4] - 通过“票根+”等活动实现“1元门票带动7.3元周边消费”,联动打造573个“苏超第二现场”,组织超1.6万家商户开展“苏·超级夜”活动 [4] - 1—9月全省纳入监测的213项重点赛事带动客流573.4万人次,拉动消费35.4亿元 [4] 市场主体与创新 - 省文旅厅通过“苏旅贷”金融产品累计为228家文旅企业发放贷款25.94亿元 [5] - 截至9月底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增至12538家,位居全国前列,创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4个 [5][6] - 建成省级智慧旅游景区32个,涌现南钢“数字工厂”、苏州“虎丘秘境”等创新示范项目 [6] - 南通市运用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更新改造纺织博物馆,打造集文化展示、时尚发布、科普于一体的新平台 [3] 文化惠民与基层服务 - 创新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培育1009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打造1011个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7] - 泰州市每年组织开展“四季村晚”“送戏下乡”等演出2800余场,惠及人民群众超百万人次,培育乡村群众文化团队200余支 [7] - 在全国率先开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创成国家级集聚区16家 [8] 乡村振兴与未来规划 - 泰州市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8] - 随着《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出台,行业将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8] - 南通市将于下月举办博物苑展陈更新展、全国博物馆馆长学术交流分享会、全国博物馆文创市集及“百年如意——故宫博物院文物”展览,展出100余件珍贵文物 [8]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江苏“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赋能卓有成效 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新华日报·2025-11-12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