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建多元科普体系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深圳环科院新污染物治理科普实践探索
中国环境报·2025-11-12 09:05

行业背景与发展阶段 -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从感官指标治理转向治理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危害的新污染物阶段 [1] - 新污染物治理是补齐环境质量短板和实现高水平保护的关键步骤 [1] - 科普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明确要求加强建设 [1] 新污染物认知挑战 - 新污染物主要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类型具有生物毒性强和环境持久性强的特征 [2] - 公众对新污染物认知普遍薄弱调研显示约80%受访者未听说过全氟化合物60%受访者低估日化品污染风险仅35%受访者意识到药品处置不当的危害 [2] 科普策略与创新方法 - 公司以认知启蒙—行为引导—共治参与为主线系统推出内容模块化、形式场景化、传播分众化三大创新策略 [2] - 内容模块化将专业知识拆解为污染物四大家族主题单元并使用生活化比喻 [2] - 形式场景化构建线上线下传播矩阵线上通过短视频和答题等形式线下打造环保剧本杀和新小卫杂货铺等活动实现双向互动 [2] - 传播分众化针对企业、学校、社区定制内容如为企业提供政策培训为青少年设计研学课程 [2] IP形象与载体创新 - 公司打造新小卫与新污染物四大家族五大IP形象将科学属性转化为具象角色以降低理解成本 [4] - IP形象在六五环境日活动中单日访客超千人周边产品供不应求 [4] - 公司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制作《揭秘新污染物》系列短视频采用单元剧形式其中《什么是新污染物?》被百余家平台转载并走进大学课堂 [5] - 系列视频播放量超百万并获多项科普大奖面向企业编制的政策图解手册推动多家企业主动开展监测与风险评估 [5] 科普活动覆盖与成效 - 线下科普活动覆盖全年龄段包括面向政府和高校的讲座、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培训以及中学生的环保剧本杀活动 [6] - 在六五环境日和全国科普月期间通过互动展区和答题闯关等活动走进市集与社区营造公众参与氛围 [6] - 公司已构建覆盖视频、图文、课程、活动、IP衍生品的全链条科普体系累计传播超百万人(次)公众认知水平与行动意愿显著增强 [8]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秉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轮驱动理念拓展新污染物治理的广度与深度 [8] - 目标是推动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为新污染物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夯实公众根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