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党贵:加大科创资产配置力度 支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金融时报·2025-11-12 09:21

银行理财行业定位与使命 - 银行理财行业作为资管业排头兵和生力军,是连接超30万亿元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1] - 行业在支持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肩负重要使命[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1] 把握业务发展机会的策略 - 银行理财公司需积极引导金融活水注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 - 公司应紧跟行业转型发展政策,围绕高质量发展重点前沿领域,加强科技创新行业投研能力建设[2] - 需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律特点和融资模式,通过发行风险等级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相关资产的配置力度[2] - 公司要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平衡资产和资金,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与投资者共享经济转型发展红利[3] - 科技金融核心目标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推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3] 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 - 公司可从健全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入手,推进金融科技人才的吸收和培养[4] - 需完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设,以差异化产品体系服务各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5] - 应建立品类丰富、期限完备的产品货架,提升"产品—客户"适配度,引导耐心资本配置到重点领域[5] - 公司要强化科技创新投研体系建设,加大科技资产配置力度,推动投研一体化[5] - 需利用理财资金在一级、二级市场投资的灵活性,通过配置科创债券、科创股票基金等形式支持科技创新[5] 构建科技金融管理体系 - 需建立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体系,协同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6] - 公司应以科技赋能投研与评审,强化科技类资产信用评审和行业分析专业能力[6] - 在权益投资方面做好长期跟踪、深度研究,结合主观判断与量化指标,通过仓位管理降低产品波动[6] - 要不断提升风险监测能力,通过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实现风险的穿透式管理和精细化识别[7] - 可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应用,并建议建立健全优质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体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