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业锚定“十五五”发展蓝图:筑牢民生保障与实体经济“安全网”
金融时报·2025-11-12 10:17

行业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取得高质量成绩,为“十五五”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 “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保险业未来五年发展指明航向,要求行业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发挥风险管理、社会治理、资金融通三大核心功能 [1][2][3] - 行业需立足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增进民生福祉中找准发力点 [1] “十四五”时期业绩总结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 [1]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1] - 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1] - 保险业总资产截至2025年8月末突破4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2] - 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 [2] - 绿色保险2024年提供风险保障超330万亿元 [2] “十五五”时期发展方向:金融“五篇大文章” - 科技金融:需针对芯片研发、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特殊风险设计定制化产品 [4] - 绿色金融:推广环境污染责任险、巨灾保险、碳汇保险、绿色建筑保险,探索新能源项目发电量保证保险 [2] - 普惠金融:积极发展普惠保险,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受优惠保险保障 [3] - 养老金融:发展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年金产品,将保险与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深度结合 [8] - 数字金融:应用AI精算模型做动态定价,开发实时退货运费险、订单取消险等场景化产品 [2] 保险核心功能定位 - 风险管理功能:构建“事前预警+事中响应+事后兜底”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加快发展绿色保险、科技保险 [3] - 社会治理功能:发展普惠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巨灾保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 资金融通功能:利用保险资金耐心资本属性,为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长周期产业提供支持 [3] 服务新质生产力 - 以“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双轮驱动,通过科技重构自身价值链,提升服务效率 [4] - 未来五年可聚焦构建科技保险平台、养老生态平台、普惠服务平台、风险管理平台、财富管理平台五大平台 [4] 民生保障:健康与养老 - 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8万亿元经济补偿 [7] - 保险公司经办的大病保险已服务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9亿人 [7] - 截至2025年7月,全国累计推出“惠民保”类产品313款 [7] - 个人养老金于2024年底实现全国推广覆盖,商业保险年金试点范围同步扩大 [7] - AI技术将成为助力养老保险服务升级的重要支撑 [8] 服务乡村振兴 - “十四五”期间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亩均保额提升72% [9] - 针对洪涝灾害、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累计赔付超过1500亿元 [9] - 需持续发展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扩大标的和保障对象覆盖面 [9] - 积极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农业产业链保险,推行“保险+期货”模式 [9] - 开发针对性保险产品为农村高标准农田、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提供风险保障,或通过债权计划、产业基金参与建设 [10] - 为农民开发专属普惠性养老保险,支持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推广“惠民保”和意外伤害保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