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康俊 著《中国企业力量》3.第一章 人之初:做“搬掉石头”的农民
搜狐财经·2025-11-12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 本书是一部关于企业家罗苏带领兴发集团从乡镇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的长篇纪实 重点展现其创业历程、管理哲学和品牌建设经验 [12][15] - 罗苏的早期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形成深受珠江三角洲商业传统和家庭教育的塑造 强调"本心本事"和"搬掉石头"的务实精神 [2][6][7] -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就是中国商品经济发达地区 其独特的区域经济传统为南海现代工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行业背景与区域经济 -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平原 历史上就是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和近代工业出现较早的地区之一 [3] - 明清时期珠三角已出现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农业商品化模式 20世纪20年代南海、顺德、中山三地共有桑田129.3万亩 200万人从事蚕丝业 年产蚕茧44.4万担 生丝8.8万担 [3] - 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南海简村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个民族资本工业继昌隆缫丝厂 掀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第一页 [3] - 改革开放后南海形成以专业镇为依托的集群经济 如大沥镇铝型材产量占全国40% 南庄镇陶瓷产量占全国35% 盐步内衣基地拥有中国十大内衣品牌中的7个 [3] 企业家个人背景 - 罗苏1938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市南庄镇澳涌村 自幼家境贫寒 两个弟弟因贫病夭折 另一幼弟被送养 [6] - 其父罗四妹是传统农民 通过讲述《农民与石头》的故事向罗苏传递"人有好心就有好报 肯花力气就有好报"的价值观 [7][8] - 罗苏9岁入学 爱读《三字经》《幼学故事琼林》等书籍 因家境贫寒用竹蔑浸鱼塘晒干后点燃照明夜读 珠算能力突出 [9][10] - 17岁小学毕业后担任村记工员 从此步入社会 其早期经历塑造了敢于挑战命运、务实肯干的性格 [6][11] 书籍结构与内容特色 - 全书共31章加附录 涵盖企业管理、技术革命、品牌战略等主题 如"十二字方略""负熵的意义""五大板斧之威"等章节 [12][13][16] - 内容涉及工业生产、金融财贸、高新技术、员工培训等多领域知识 被评价为"章章有学问 篇篇藏经典" [12] - 附录部分总结罗苏的人才观和管理观 系统呈现其从乡镇企业转型为行业龙头的实践经验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