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企业减税新政将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解读“十五五”
第一财经·2025-11-12 11:29

政策核心内容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1] - 政策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1] - 当前全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为100%,预计针对特定企业的比例可能提高至120%或更高 [1][4]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演变 - 中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始于1996年,扣除比例和范围不断扩大 [2] - 比例从2017年开始分行业从50%提高至75%,并在2023年全面提高至100% [2] - 2023年至2027年底,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阶段性提高至120% [2] - 政策调整通常先针对部分行业或特定类型企业,再覆盖所有行业企业,例如2017年率先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比例 [3] 预期政策调整方向 - 专家预计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加计扣除比例可能会提高到120% [4] - 另有专家预测,“十五五”期间整体企业比例可能从100%提升至120%-150%,重点企业比例有望提高到150%-200% [5] - 国际对比显示,美国部分州加计扣除比例可达150%以上,立陶宛甚至允许300%的加计扣除,中国政策有提升空间 [5][6] 政策影响与行业反应 -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总监表示,比例提高将激励企业进一步投入研发,提升竞争力 [2] - 政策倾斜于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主体,且常面临研发投入大、资金短缺问题 [2] -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优惠税率,现行100%加计扣除比例下,其实际减税额度低于适用25%税率的普通企业 [6] 未来政策优化建议 - 专家建议未来政策应从刺激研发增量转向提高研发质量,可引入研发费用增量抵免机制或专利盒制度 [7] - 可考虑逐步引入研发税收抵免制度,或根据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率及强度设置差异化优惠力度 [8] - 建议提高企业基础研究支出的加计扣除比例至150%,并对高研发强度企业(如超10%)设置更高比例 [9] - 简化政策执行流程,如推行备案制管理,并统一明确研发费用的归集口径与范围,以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9][10] 政策实施成效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32万亿元,享受户数达61.5万户 [10] - 相较2021年度,扣除金额和户数分别增长25.5%和16.7%,推动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6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