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集团的投资动态 - 公司于10月份出售所持全部英伟达股份,合计3210万股,套现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1] - 公司计划构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并将注意力转向OpenAI、甲骨文等人工智能科技公司[1] - 公司今年3月与OpenAI达成协议,追加实际投资金额300亿美元,并计划在12月额外投资225亿美元[1] - 公司第二财季净利润达到2.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11.9%,销售净额1.92万亿日元[10] - 在最新财报中,OpenAI被提及100次,英伟达仅被提及14次,显示投资重点转移[10] - 公司正积极押注AI与芯片产业,洽谈参与亚利桑那州总投资规模达1万亿美元的AI制造中心建设,并曾考虑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Marvell Technology Inc [12] 软银与英伟达的投资历史 - 公司于2017年以40亿美元买入英伟达近5%的股份(约1.2亿股),成为其大股东之一[2] - 公司于2019年以70亿美元清空全部英伟达持股,实现30亿美元收益,投资回报率达75%[2] - 若公司未在2019年清仓,其40亿美元投资在2024年英伟达市值峰值时回报将超过1600亿美元[2] - 公司于2024年重新买入英伟达股票,在一季度增仓至30亿美元,但最终于10月份清仓套现[5] 英伟达的近期表现与市场观点 - 10月末,英伟达总市值历史性突破五万亿美元,创下市值神话[5] - 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10月最后一周出售2.5万股股票,完成其“年内减持600万股”目标,自6月以来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5] - 黄仁勋目前持有英伟达约3.5%股份,个人财富升至1760亿美元,年内增加613亿美元[5] - “大空头”投资者迈克尔·伯里旗下公司在第三季度持有英伟达和Palantir的大额看跌头寸,暗示AI热潮中许多领先公司可能崩溃[6] - 当前AI相关股票占标普500指数权重高达44%以上,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表示投资者对AI的热情可能过于高涨[6] - 高盛指出AI投资节奏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科技股轨迹相似,风险正在累积,并列出五个值得警惕的信号[7][8] - 市场形成风险共识,认为美国AI神话建立在“不确定性”之上,耗资巨大但没有确定发展路径,担心泡沫随时破裂[9]
孙正义“抛弃”黄仁勋,软银一键清空英伟达,高位套现58.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