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型企业家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枢纽,其价值在百年变局下前所未有地凸显 [1] - 科技型企业家是指具备高水平科学素养和杰出创新创业能力,能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创造商业价值的复合型人才 [3] - 当前对科技型企业家存在三重战略价值需求:技术突破的破壁能力、产业协同的整合能力、全球竞争的博弈能力 [6][8][10] - 科技型企业家的特质随时代背景动态演进,老一代与新生代企业家在成长路径、核心能力和领导力上存在代际差异,但共享六大创新内核 [14][22] 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的定义与内涵 - 科技型企业家的核心DNA是科研精神与商业思维的双螺旋结合,既有科研定力又具备商业嗅觉 [4] - 该类企业家需比一般科学家更懂市场,比一般企业家更懂科技创新,能科学整合企业创新要素以加快成果转化 [13] 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的战略价值需求 - 技术突破的破壁能力:在小院高墙式技术封锁下,需要企业家具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例如华为通过“南泥湾计划”实现海思芯片跨越 [6][7] - 产业协同的整合能力:面对复合型产业,需要企业家打通“实验室-生产线-市场”闭环,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例如比亚迪以垂直整合模式构建创新生态 [8][9] - 全球竞争的博弈能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需要企业家兼具技术话语权与商业影响力,例如大疆通过自研飞控系统占据全球70%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推动技术纳入国际标准 [10][11] 科技型企业家的共性基因 - 技术信仰“执念”:拥有扎实技术背景,坚信技术是核心驱动力并持续投入研发,将技术创新视为生命线 [15] - 改变世界“愿景”:怀揣通过技术产品改变世界的宏大愿景,不满足于简单的商业模式创新 [16] - 长期主义“定力”:展现非凡战略韧性和毅力,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才能突破,例如华为面对制裁时的应对 [17][18] - 市场需求“敏锐”:精准发现市场空白或痛点,并用技术手段提供解决方案,老一代抓住互联网浪潮,新一代捕捉AI、新能源等机会 [19] - 创业风险“耐受”:将失败视为技术迭代的必要成本,具备独特的风险认知能力,例如王兴兴在机器人研发中经历数十次失败仍持续投入 [20] - 开放学习“迭代”:保持好奇心和快速学习能力,善于整合产学研用金各方资源,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体系 [21] 新老科技型企业家的代际差异 - 成长路径差异:老一代企业家多为市场驱动型创新的拓荒者,成长于技术与市场双重空白期;新生代企业家多为技术驱动型创新的破壁者,直接从全球科技竞争最前沿切入 [22] - 核心能力差异:老一代技术突破依赖长期主义的垂直整合;新生代更擅长技术生态的嫁接与迭代,采用模块化组合实现颠覆性创新 [23][24] - 市场策略差异:老一代采取渐进式市场渗透策略,例如华为用15年时间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新生代擅长全球化闪电战,凭借技术代差实现指数级市场突破,例如宇树科技机器人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1/10 [25][26] - 资源获取差异:老一代较为依赖政策红利与产业扶持;新生代则受益于开放生态与市场化资本,能快速调动全球智力与资本 [27] - 领导力差异:老一代企业家是全能型领袖,风格更具权威性;新生代企业家是专精型舵手,风格更扁平开放,国际化视野与生俱来 [28]
“十五五”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型企业家的全景画像
搜狐财经·2025-11-12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