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日报】捕碳于海 变废为宝
科技日报·2025-11-12 14:28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库",每年吸收逾四分之一的人为排放二氧化碳,有效减缓了全球气 候变暖。然而,海水持续吸收二氧化碳引发的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把这部 分已进入海洋的碳,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减缓海水酸化,是实现"蓝色经济"与"双碳"目标必须面 对的共同课题。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翔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夏川团队,首次 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电催化+生物催化"耦合策略的"人工海洋碳循环系统"。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 术期刊《自然·催化》上。 该系统可捕集天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可直接进入生物制造的中间体,再进一步升级 为多类高价值化学品与材料,构建了一个从"海水吸碳"到"材料单体分子产出"的完整链条,首次打通了 海水碳捕集与下游生物转化的关键环节。 成功破解高效海水碳捕集难题 从海水中实现高效碳捕集,是该研究的第一个关键点。 据了解,因受到天然海水中存在的钙镁离子影响,传统技术方法会出现膜溶胀失效,电极污染等, 二氧化碳的连续捕集通常不超过10小时。 图为科研团队首提的 " 人工海洋碳循环系统 " ,受访者供图 图为高翔 ( 右 ) 与团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