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包袱”为何能华丽变身为“绿色财富”?
中国环境报·2025-11-12 14:49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属公园将绿化废弃物从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 构建了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1] - 绿化废弃物资源化是技术驱动与民生结合的社会工程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1] - 推进绿化废弃物资源化需探索因地制宜模式 是迈向绿色低碳未来的重要实践 [2] 绿化废弃物循环体系 - 北京市属公园绿化废弃物利用率同比提升20% 将枯枝落叶转化为土壤改良剂 艺术造景材料和昆虫栖息地 [1] - 玉渊潭公园将废木料制成机器狗造型花钵用于花园造景 中山公园把杨树枝干加工成坐凳并搭建昆虫旅馆 [1] - 北京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并邀请学生参与设计 让青春创意呈现于绿色艺术品 [1] 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 - 国家植物园通过高温腐熟 粉碎还绿等方式 每年将两万立方米绿化废弃物转化为4000立方米有机基质 [1] - 创新技术是绿化废弃物实现高值化的核心驱动力 相关实践节约百万元成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