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作为人口经济学专家,警告中国若不有效干预人口问题,四十年后印度人口将达中国的三倍,凸显中国人口负增长与结构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1][4] - 中国人口已进入长期下行通道,低生育率与加速老龄化将严重削弱劳动力基础、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需多层面改革以创造有利生育的社会环境 [6][12][25] 中国人口现状与趋势 - 中国总人口在2022年达到14.1亿峰值后首次出现负增长,2024年进一步降至14.0828亿,连续三年负增长 [6] - 2024年新生儿数量仅954万,死亡人数达1093万,人口净减139万,出生率降至6.77‰,自然增长率为-0.99‰,总和生育率持续低于1.0 [7] -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劳动力规模将从8亿减少至7.5亿,劳动力减少推高用工成本,挑战制造业竞争力 [7][8] 人口结构问题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 老龄化加剧,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1%,预计2035年将突破30%,即每三人中有一名老年人,对养老医疗系统构成巨大压力 [13] - 年轻人口减少将拖累国家创新能力与科技发展,即使人工智能进步也难以弥补年轻人口缺失对创新活力的支撑 [10][12] - 人口负增长的成本将转嫁至年轻人,延迟退休或成必然措施,"90后"可能需工作至七八十岁,形成沉重代际负担 [12] 国际对比:日本与印度的启示 - 日本自1990年代中期陷入人口负增长,老龄化问题严重,政策干预效果有限,导致经济增长停滞,为中国提供"行动过晚"的警示 [15] - 印度2023年人口超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生育率达2.05(接近更替水平,为中国的两倍),人口结构年轻,联合国预测2064年其人口将达17亿,潜力巨大 [17][19] 低生育率的原因与解决路径 - 经济压力(高房价、教育内卷、医疗费用)、时间压力("996"工作文化)及社会观念变化(注重自我实现)是年轻人生育意愿低的主因 [21][23] - 解决方案需聚焦支持意愿生育家庭,包括经济援助(购房补贴、降房贷利率)、完善教育医疗体系、改革职场文化(反对"996"、推广灵活工作制) [25] - 需全社会形成人口问题共识,构建敢生能养的社会环境,使生育成为幸福选择而非负担 [25]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如果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搜狐财经·2025-11-12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