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走进指数投资,大模型青睐银行股、“易中天”
第一财经资讯·2025-11-12 15:49

证券业AI应用布局 - 证券行业正加紧将业务与大语言模型结合,探索金融科技转型,例如将大模型应用于指数化投资场景以模拟投资经理逻辑并自动调仓[1] - 高华证券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股票指数“大模型稳健50”,并于近期联合发布“大模型新质生产力指数”[1] - 多家券商如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国金证券等已在2024年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其功能覆盖财富管理、机构投研等领域[4] AI指数产品表现 - 截至11月11日,“大模型稳健50”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达23.2%,超越同期中证红利及中证红利低波动全收益指数[1] - “大模型稳健50”指数最新点位2007.24点,本月涨幅3.75%,年内累计涨幅16.8%,历史年化收益率20.5%[2] - “大模型新质生产力指数”最新点位4245.21点,11月微跌但年内累计涨幅达41.28%,历史年化收益率17.61%[2] 指数投资策略与成分股特征 - “大模型稳健50”指数聚焦具备稳健特征的上市公司,防御属性与红利、低波指数相似,属红利类指数[2] - 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上市银行占8席,如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行业占比超四成[1][2] - “大模型新质生产力指数”关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成长赛道,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新易盛为第一大权重股占比10%[1][2] - 该科技指数中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占比过半,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海康威视(9.83%)、天孚通信(6.43%)[1][2][3] AI驱动的投资逻辑与风控机制 - 红利与成长被视为A股投资重要主题,红利类资产因资本市场鼓励分红趋势而热度走高,被视为配置必备资产[6][7] - 新质生产力作为政策鼓励方向,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良好,与科技主题同受机构投资者关注[7] - AI指数每月由大模型自动调仓,无人为干预,依据市场交易数据、基本面数据及舆情事件综合判断以应对风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