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谈判动态 - 东南亚互联网公司Grab与印尼GoTo的合并谈判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 - 重要股东软银、Provident Capital Partners和Peak XV等正推动罢免被认为反对合并的GoTo首席执行官Patrick Walujo [3] - 股东已联名提交备忘录,要求在12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就罢免首席执行官等事项进行投票 [3] - GoTo宣布将于12月1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但声明会议与任何计划中的公司行动无关,且尚未就合并作出任何决定 [5] 股东背景与历史角色 - 软银是Grab的第二大股东,并曾在2018年推动Grab收购Uber东南亚业务 [5] - GoTo的前两大股东分别是软杉愿景基金和阿里巴巴集团 [5] - 软银被视为此次合并的重要推手 [3] 公司表现与合并逻辑 - 自2023年上任以来,GoTo首席执行官Patrick Walujo任内公司市值已下跌超过40% [5] - GoTo自上市后股价一路下滑,累计跌幅超过80% [5] - 在剔除Tokopedia业务后,GoTo与Grab的业务几乎完全重叠,合并被视为提效和提高投资者回报的合适路径 [7] - 作为上市公司,GoTo被收购预计会获得溢价 [7] 交易结构与估值 - Grab目前市值约240亿美元,而GoTo市值约46亿美元 [11] - 今年早些时候,Grab曾提出以约70亿美元估值收购GoTo,方案可能是全股票交易 [11] 印尼政府的角色 - 与以往先谈妥再找政府的路径不同,此次印尼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已介入合并方案 [9] - 政府基金的参与可能使反垄断审批更容易通过,国家支持基本等于通关许可 [9] - GoTo被视为印尼国家科技冠军,被总部在新加坡的Grab收购在本地舆论中引发敏感情绪 [9] 潜在合并的影响与动机 - 若成功收购GoTo,Grab将进一步稳固其在东南亚出行与外卖领域的主导地位 [10] - 合并的逻辑在于减少竞争、降低补贴负担、并拿下印尼这个最大市场 [11] - 合并后公司可腾出精力发展新业务,并应对来自美团Keeta等对手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潜在竞争 [11] - 合并可能带来的本地担忧包括打车价格上涨、司机就业受影响以及国家队被外国资本控制 [12]
软银要参与罢免GoTo的CEO,为和Grab合并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