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姆想变革,首先要学会抛弃“中产优越感”
沃尔玛沃尔玛(US:WMT) 36氪·2025-11-12 15:48

事件概述 - 山姆会员店APP更新引发会员大规模不满,出现退卡、差评等舆论风波 [1] - 舆论焦点从APP使用体验问题转向对空降的阿里系新高管刘鹏的集体抵制 [1][7] - 会员认为APP更新中的图片过度美化、隐藏配料表、交互繁琐等改动带有“互联网套路”,增加了购物精力成本 [1][3] 会员群体分析 - 山姆会员主要由中产家庭构成,其核心需求是真实、简单、高效的购物体验 [3][4] - 部分会员将山姆会员卡视为中产身份的象征,消费行为包含对优越感和身份标识的追求 [5][7] - 会员的优越感源于山姆的国际化基因和在会员制商超行业的“正统血脉” [7][8] - 并非所有会员都在乎优越感,部分会员仅视山姆为满足高效购物需求的超市 [9]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山姆会员数量从2017年的100万增长至2024年底的约860万,五年内实现四倍增长 [10] - 公司加速扩张,2025年计划新开8家门店,创下年度开店纪录,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门店总数达56家 [10][12] - 扩张战略导致选品稀缺性减弱,并出现选品降级迹象,例如上架好丽友、溜溜梅等国民品牌替代高复购产品 [12] - 公司面临规模扩张与维持严选模式之间的深层矛盾 [12] 行业竞争环境 - 山姆面临来自开市客、胖东来、永辉等实体商超,以及盒马鲜生、奥乐齐等零售品牌的激烈竞争 [13] - 电商平台如美团、京东、阿里、抖音通过即时零售业务也对山姆构成威胁 [13] - 胖东来业绩增长迅猛,其时代广场店截至6月2日销售额达25.8亿元,单店年销售额可能超越山姆的36.7亿元 [15] - 竞争压力促使山姆学习本土对手经验,进行本土化尝试,但遭遇会员阻力 [15][17] 本土化挑战与未来展望 - 山姆在本土化尝试上表现欠佳,例如复杂的线上运费规则长期影响用户体验 [17] - 公司试图通过任命具有本土互联网经验的高管来推动变革,但遭遇会员对“国际纯正性”可能被抹杀的担忧 [7][17] - 会员对APP改动的激烈反应迫使公司部分回调,将商品头图换回生鲜实拍,显示了会员的影响力 [15] - 公司未来需在维持“国际范”与成功“本土化”之间寻求平衡,并解决扩张与品质保障的矛盾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