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拆解中国“新三样”万亿出口:谁在卖?卖去哪?
财经网·2025-11-12 15:59

中国“新三样”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累计出口金额9097.7亿元,同比增长20% [3] - 9月单月出口金额1175.4亿元,同比增长39.6%,全年出口金额有望在2024年万亿元基础上创历史新高 [3] - “新三样”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为4.5%,拉动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约0.75个百分点 [7] - 中国生产全球76%的锂离子电池、超过60%的电动汽车以及80%的光伏产品 [6] 电动汽车出口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动汽车出口259.9万辆,增长55.1%,出口金额3396.9亿元,增长33.1%,增速最快 [4] - 中国品牌在泰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超过80%,在泰国整体乘用车市场占比首次超过15% [3] - 西欧是核心出口市场,前三大出口国中占两个:比利时(22.4万辆,+9%)和英国(15.3万辆,+60%) [11] - 亚太地区是重要市场,菲律宾(15.3万辆,+84%)、澳大利亚(10.9万辆,+89%)等六国进入出口量前十 [14] - 企业加速海外布局,比亚迪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1.3倍达70.5万辆,并在巴西、泰国、匈牙利等地建厂 [14] - 面临贸易壁垒,因高额进口关税(如欧盟潜在45%关税),车企正以本地建厂等方式寻求长期发展 [13] 锂电池出口 - 2025年前九个月累计出口锂离子蓄电池34亿个,同比增长19.1%,累计出口金额3971.3亿元,同比增长27.8%,在“新三样”中金额最大、占比超43% [3][15] - 福建是第一大出口省,2024年出口1191.65亿元,占全国27.4%,2025年1-8月出口总值872.3亿元,同比增长19% [15] - 德国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2025年上半年出口金额65.15亿美元(占19.1%),美国为59.98亿美元(占17.6%) [17] - 企业为适应海外市场,发展KD(散件组装)出口业务,加速锂电池出口 [4][17] - 产业链企业首选欧洲和东南亚建厂,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匈牙利、土耳其及东南亚设厂 [18] 太阳能电池出口 - 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数量92.8亿个,增长69.3%,但出口金额152.2亿元,同比下滑13.3%,呈现量增价跌 [3][19] - 平均出口单价从去年同期约3.20元降至1.64元,一年内下降近一半,主因全行业供大于求及激烈价格战 [20] - 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凸显,2024年约47%光伏组件流向发展中国家,首次与发达国家规模匹配,中东和东南亚成为新增长极 [21] - 9月单月出口金额增长39%,释放积极信号,预计取消增值税退税将推高全球光伏基准价格约9%,可能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23] 区域出口分布 - 广东是“新三样”出口规模最大省份,前五大出口省份(广东、江苏、上海、福建、浙江)集中度高,占比达六成 [4][10] - 从增速看,安徽最高达72.7%,四川次之为68.9%,陕西、广东增速分别为33.0%、32.2% [10] - 西欧是最主要出口地区,前五大出口国中四个位于西欧:德国(占比近10%)、比利时、荷兰、英国,美国排名第二 [4][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民营企业是“新三样”出口主力,贡献超过一半 [10] - 光伏行业正经历残酷“洗牌”,2024年仅两家龙头企业有微薄利润,其余皆亏损 [20] - 监管模式创新提升效率,如厦门海关新模式下提升锂电池组产品“装箱”效率30%,深圳海关改革后企业出货周期缩短至一天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