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背景与核心目标 - 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制度,旨在为涉企检查立规矩、减负担,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1] - 该规定标志着深圳在规范涉企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制度化、长效化的关键一步,为全国提供“深圳经验”[1] - 将“扫码入企”从“试点探索”上升为“制度规范”,确保创新成果长效运行,是转化上级“顶层设计”为基层“生动实践”的关键一步[3] 制度核心机制与亮点 - 制度核心是强制“扫码入企”,为执法行为装上“电子眼”,从源头杜绝“随意检查”“任性执法”[3] - 构建“一码统筹,企业、执法、监督三方协同”的执法监督体系,规定共25条[4] - 要求涉企执法必须登记、全程留痕,并针对特殊情况设计灵活机制确保监督不缺位[4] - 赋予企业实时查询权、评价权和投诉权,可对不规范行为“一键投诉”,使企业从“被动迎检”转变为“主动监督”[4] - 执法监督码不仅是企业“护身符”,也是“服务码”,企业可通过系统提出建议、反映诉求并获取惠企政策[3] 实施覆盖与推广情况 - 目前已完成“深i企”平台注册用户380多万企业的赋码,其中包括98.4万个体工商户[7] - 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四上”企业等重点企业实现100%覆盖[7] - 市中小企业服务局通过“深i企”平台主页推送、精准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中小企业密集宣传监督码系统[7] 试点成效与数据表现 - 龙华区试点期间各行政机关开展扫码入企11700余次,全区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45.47%[10] - 光明区入企次数由21301次减少至统筹后的8741次,减少12560次,频次下降59%[10] - 光明区创新推行“入企日-宁静日”和分时段错峰入企等举措,让企业在宁静日安心生产[11] - 试点地区通过系统智能抓取入企频次、检查时长等关键数据,对异常情况单位及时核查督促整改[10] 保障措施与未来规划 - 市司法局将采取专项督导、严格问责等举措保障落实,对不扫码、虚假扫码等行为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并严肃处理[5] - 下一步将依托“深i企”平台高效准确完成全市商事主体赋码工作,让监督码成为全市中小企业“标配”[7] - 将把监督码系统应用推广和效果评估工作纳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收集企业意见[7]
执法人员不能随意对企业乱检查!深圳出台新规
搜狐财经·2025-11-12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