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发展趋势 - 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初期阶段 人口发展由增量转向减量 呈现少子化 老龄化 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 [1] - 中国人口转变速度更快 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历程 生育水平下降呈现低意愿 低水平新特点 调查显示育龄人群理想子女数约1.8个 实际打算生育数约1.6个 现实生育水平仅为1.1个左右 [1] 生育支持政策框架 - 倡导积极婚育观 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 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落实生育休假制度 [2] - 构建核心制度 筑牢生育保险 照护服务 生殖健康三大支撑 建立三项基础性制度形成生育支持四梁八柱 [1] - 鼓励生育需要综合施策 包括经济支持 教育 托育 假期 医疗 居住等多个方面 [5] 医疗保障与辅助生殖支持 - 国家医保局持续指导地方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 2024年惠及100万人次 [2] - 全国已有25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 吉林 江苏 山东等7个省份已率先实现政策范围内生娃基本不花钱 [2] - 北京在全国率先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 已有16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可开展服务 惠及64.7万就诊人次 总费用8.63亿元 医保基金支出5.81亿元 [3] - 北京市计划研究进一步提高生育保险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水平 计划将胚胎冷冻和保存等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 [3] - 湖南省提出将椎管内麻醉纳入医保甲类诊疗项目 个人自付比例降至0% 努力实现全天候开展无痛分娩 [4] 育儿补贴与教育支持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 2025年1月1日起 无论一孩 二孩 三孩 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4] -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 中央财政按比例对东部 中部 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 [5]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 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对民办幼儿园就读适龄儿童相应减免费用 [5]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框架完善的一部分 未来可能延伸到学前三年及高中 [5] 托育服务与基础设施 - 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 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 [2] - 湖南省提出合理规划布局保障助产服务供给 常住人口30万以上县市区至少有2家 30万以下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可提供助产服务 [4] - 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 适当增加高品质产科床位设置 [4] - 鼓励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 通过税收减免 社保补贴等政策 鼓励建设托育设施 落实育儿假制度 [6]
7省份生娃基本不花钱,北京拟将胚胎冷冻与保存费用纳入医保
第一财经·2025-11-12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