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狮说新语】略感焦虑?接下来市场的“能见度”好像变高了点?
新浪财经·2025-11-12 17:36

市场能见度提升 - 国内外政策环境逐步稳定,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宏观不确定因素正在明朗,展现出更多结构性机会 [2] - 美国特朗普2.0相关政策不确定性已明显下降,从一个极度无序的风险因素转变为可管理的不确定性 [3] - 若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且更多经济数据出炉,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将重新校准,全球可能迎来共振修复窗口 [3] - 未来中美关系有望步入新阶段,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仍在演绎初期,将继续推动全球资金配置再平衡,利好中国资产 [4] 国内经济与政策 - 地产去杠杆对信用周期和企业现金流的冲击正在边际缓解,2025年前10个月22城二手房成交量累计同比增长约10% [5] - 2025年新房加二手房成交量同比降幅将从2024年的7.5%明显收窄至2%左右 [5] - 财政政策实际执行更加积极有为,2025年前9个月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7.9%,较2024年全年的2.7%明显提速 [5] A股估值水平 - 截至11月6日,沪深300指数前向市盈率为12.6倍,略高于2005年以来历史均值12.2倍,处于历史76.8%分位数,股权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附近 [6] - 全球比较下A股估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标普500、日经225、法国CAC40、德国DAX的前向市盈率分别为22.8倍、21.7倍、16.4倍、15.3倍,均高于沪深300指数 [8] - 沪深300股息率约为2.6%,相较十年国债收益率仍高出超80个基点,具备较好的相对吸引力 [8] - 全球AI与半导体行业业绩高增,创新药和部分新能源板块逐步走出周期低点,后续行业盈利兑现有助于消化估值 [8] 科技浪潮投资线索 - 2026年科技资本开支将是中美两国重点投资区域,AI产业发展逻辑清晰,全球科技巨头均在明确AI战略 [13] - 当前AI发展处于偏早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锦标赛阶段,未来将进入广泛应用场景落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落地将形成良性循环 [14] - 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2026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算力、光模块、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仍有机会,应用端关注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 [14] - 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等方向也在步入景气周期 [14] 外需突围投资线索 - 中国制造业凭借规模效应、产业链完整和全球化布局等优势保持韧性,出口增速整体表现稳健 [15] - 结合中国制造优势及过去在非美经济体出海的成功,以及2026年美国降息及宽财政支持,2026年中国出口增长仍有韧性,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项 [15] - 2025年特朗普新制定的贸易规则将再度重塑全球供应链,中国迎来出海2.0,企业走向更加多元化 [15] 反内卷投资线索 - 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部分行业或迎来价格及利润拐点,黑色系、有色系等上游商品价格有望保持温和回升 [17]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实施,靶向整治内卷式竞争,部分处于周期底部且国企占比较高的行业(如煤炭、钢铁、水泥及部分化工品)有望借助供给侧政策推动,实现价格与利润的逐步修复 [17] - 供给端或增减并行,增加优质消费供给的同时,继续反内卷以减少低效产能,需求端政策也将适度加码 [17] - 结合产能周期位置,可关注供需问题临近改善拐点或政策支持领域,如化工、新能源等,地产链和泛消费行情或仍偏左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