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隔五个季度重提“跨周期调节” 央行货币政策思路微妙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2 18:05

货币政策基调 - 央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1] - 央行时隔五个季度重提“跨周期调节”,上一次提及是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 [1] - 重提“跨周期调节”并非简单重复旧有表述,而是基于当前经济运行和金融环境做出的政策再平衡 [6] 政策思路边际变化 - 央行货币政策思路出现边际变化,抓好存量政策落实工作被视为下一阶段重点 [1] -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需兼顾短期经济波动与中长期结构优化,政策天平可能更向中长期考量倾斜 [3] - 货币政策的优先级正在从“短期波动应对”向“中长期战略布局”切换 [6] 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内涵 - 逆周期调节针对影响经济趋势的短期负面因素,通过及时采取逆向举措实现稳定经济目标 [3] - 跨周期调节立足于系统思维,注重经济的长期健康运行和有序增长,围绕影响周期的长期因素持续发力 [3] - 逆周期调节强调“相机抉择”和“单一实用”,跨周期调节则强调“未雨绸缪”和“多元联动” [5]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 - 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核心CPI同比上涨0.6%,三季度PPI降幅较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6] - 10月份CPI环比、同比均上涨0.2%,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PPI环比实现年内首次上涨,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7] - 经济稳增长压力已有所缓解,全年5%左右的经济发展目标有望顺利完成 [8] 未来政策工具运用展望 - 未来货币政策更侧重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7] - 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可能更加谨慎,近期降准降息的紧迫性不高 [7][8] - 央行更加依赖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驱动科创、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的新融资需求形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