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与政策框架 - 中国央行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定调为“适度宽松”与“内涵式发展” [1]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5.2%,全年增长目标为5%左右 [3]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增速保持在8%以上,强调信用精准滴灌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将突破12万亿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3] 实体经济融资支持 - 直接融资占比提升使企业发债成本显著下降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6.1万亿元,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71.1万亿元,破解中小主体融资约束 [3] - 接近4万亿元的结构性工具精准赋能“五篇大文章” [3][7] - 养老产业贷款增速近60%,成为新的增长极 [3] 金融市场与外资动向 - 美联储降息后,新兴市场ETF单周资金流入达177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企稳降低外资对冲成本 [4] - 贝莱德将中国股票列为战术性“超配”,摩根士丹利上调A股目标价并建议高配 [4] - 万得全A估值处于18.68倍,处于全球中等水平,为价值重估提供安全垫 [6] - 北向资金一季度增持科技板块(尤其是半导体设备)超169亿元 [6] 重点行业与投资机遇 - 科技相关领域贷款增速超10%,DeepSeek引发全球AI资产重估 [6] - 绿色金融领域通过碳减排工具优化与碳核算规则制定,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6] - 消费板块受益于“宽信用”带来的内需提振,富达基金将其列为重点关注领域 [7] - 投资应聚焦三大方向:科技创新优质企业、高股息消费龙头、绿色金融相关标的 [7] 创业与投资策略 - 创业者应聚焦政策支持的“轻资产、高增长”领域,如AI应用、绿色技术 [7] - 融资策略上应把握企业债融资便利化趋势,合理搭配债权与股权融资 [7] - 资产配置可参考外资机构“超配A股”策略,利用美联储降息周期优化全球资产组合 [7] - 金融资源正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型,推动长期发展逻辑重塑 [9]
货币锚定高质量:A股结构性机遇与投资新范式
搜狐财经·2025-11-12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