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探路:如何保证检察机关不缺位不越权
第一财经·2025-11-12 21:24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发展 -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自2014年提出探索,2015年7月开始试点,已走过超十年历程 [2] - 2015年7月至2024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2.4万余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110.2万件,民事公益诉讼12.2万余件 [2] - 目前已有26部现行法律规定了公益诉讼条款,共涉及14个领域 [3] 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进程 - 2023年,“检察公益诉讼法”被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3] - 2024年10月24日,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于10月28日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3] - 截至2024年11月12日,意见征求参与人数超过6300人,意见条数超过15000条,是该年度公开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中最受关注的 [3] - 草案共6章53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案件领域、办案原则、管辖、检察机关办案职权等 [3] 草案核心内容与学界观点 - 草案明确了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规定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但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性措施 [4] - 有观点认为应赋予检察机关强制性调查取证权以减少公权力机构阻力,但草案的审慎态度被认为符合比例原则,避免为保护公益而损害私益 [4][5] - 多名常委会委员建议拓展案件领域,如将“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网络空间领域”纳入法定范围 [4] - 学界关注如何保证检察机关“既不缺位又不越权”,避免对情节轻微或无实质损害的行为提起诉讼,以节约司法资源 [5] 实践案例与领域拓展 -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5月就医疗机构挂号无障碍适老化问题立案调查,7月发出检察建议 [1] - 截至2025年6月,深圳市已督促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开通预约挂号直拨电话及统一短号热线,提供查转服务5122次 [1] - 截至2025年6月,全市38家医疗机构完成线上预约平台无障碍改造,累计布设无障碍自助终端机1039台 [1] - 检察机关守护公益的阵地已从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拓展到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多个领域 [2] 检察机关与其他诉讼主体关系 - 只有检察机关才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而国家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均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6] - 近五年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数为76万多件,同期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约700件,检察机关已成为公益诉讼“主力军” [6] - 在检察公益诉讼的挤压下,社会公益组织主动提起公益诉讼的意愿不高 [6] - 草案规定了公告程序,在特定领域,当其他组织不提起诉讼时,检察机关可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