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放弃核电、拒用俄气,德国自断能源命脉,中国靠光伏风电赚全球钱
搜狐财经·2025-11-13 00:11

德国能源政策转变 - 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德国政府决定彻底放弃核电并逐步淘汰煤电 [3] - 截至新闻发布时,德国已关停17座核电站和60%的煤电站 [5] - 2023年10月25日,贡德雷明根核电站被爆破,标志着德国正式告别核能 [5] 能源结构变化与电力供应 - 德国从欧洲“电力大亨”转变为电力净进口国,依赖法国核电、挪威水电和荷兰风电 [7] - 淘汰基荷能源后,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但稳定性差,需天然气发电弥补缺口 [7] - 2011年前德国工业用电价格为每千瓦时0.8元人民币,2023年上涨至1.9元人民币,涨幅超过一倍 [11] 工业成本与企业外迁 - 当前德国工业电价是中国平均电价0.7元人民币的2.5倍以上,居民用电价格是中国的6倍 [11] - 近五年德国资本净流出量是之前的3倍,50%的工厂考虑将生产线迁至国外 [11] - 德国工业巨头如巴斯夫、大众在中国和美国投资数百亿乃至上千亿建厂 [13] 极端环保主义的影响 - 环保组织以保护小红隼、蚯蚓和蜜蜂等理由反对工业项目,影响项目建设 [13] - 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项目因环保抗议(如影响蛇类冬眠、违反鸟类保护法)延误两年,进展缓慢 [15] - 部分环保人士将工业外迁视为“去工业化的伟大胜利” [13] 中美能源替代成本 - 俄乌冲突后,德国停止使用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转而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7][9] - 美国液化天然气需经过液化、海运、再气化流程,成本比管道天然气高出数倍 [9] 中国环保与能源发展路径 - 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2%提升至25%,治理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25% [19] - 中国制造全球80%的光伏板和60%的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1] - 中国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达3174万公顷,被称为“绿色长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