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信用救济是多赢之举
搜狐财经·2025-11-13 06:19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预计明年初执行 [1] - 政策针对疫情以来发生违约、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在征信系统中将不予展示 [1] - 政策特点是"一次性",并非"征信洗白",旨在救济非恶意失信的群体 [2] 政策背景与现状 - 个人征信报告是影响个人获取房贷、车贷等金融服务及其成本的关键因素,被视为"经济身份证" [1] - 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个人发生债务逾期,虽已全额偿还,但不良信用记录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仍将留存5年,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 [1] 政策对个人及消费的影响 - 政策向金融消费者传递积极信号:只要主动归还逾期债务,个人信用有被修复的可能 [1] - 信用修复后,个人将重新获得信贷资格,有助于激发消费潜力和创业活力,产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积极作用 [1] 政策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影响 - 借款人积极修复信用并归还逾期贷款,有助于银行收回逾期贷款,改善资产质量 [2] - 金融机构将修复信用的"前失信人"重新纳入服务范围,有望扩大有成长潜力的客户群体 [2] 政策执行与考量 - 政策执行必须精细,需满足"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等条件 [2] - 目标是在减轻受征信约束者经济负担的同时,防止有人进行"投机性"失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