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抽检超227万批次、查办案件逾1.3万件——堵住食品添加剂使用漏洞
经济日报·2025-11-13 06:23
抽检结果与不合格率 -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添加剂项目抽检22745万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212万批次 不合格率为093% 较去年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 [1][2] - 抽检结果显示饮料、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乳制品等7个大类食品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而粮食加工品、糕点、饼干等14个大类食品不同程度检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 [3] 监管行动与处罚措施 - 对于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和问题样品 市场监管总局将督促相关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 并对相关企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1][3] - 截至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查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案件13180件 涉案金额2331万元 罚没款9038万元 其中89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1] 重点品类与精准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本级食品添加剂专项抽检 聚焦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粮食加工品等21类"两超"问题高发品类 [2] - 专项抽检重点关注标签标识中有"零添加食品添加剂""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等字样含义的食品 [2] - 违规使用主要涉及漂白剂二氧化硫、甜味剂甜蜜素、防腐剂脱氢乙酸等添加剂 [3] 行业标准与自律要求 - 新版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肉制品生产企业严格按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并明确用量和种类 同时制定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等6个风险管控清单 [3] -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生产企业建立产品配方管理制度 列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依据和规定使用量 [4] - 《非浓缩还原果汁橙汁》等行业标准规定非浓缩还原橙汁等产品中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 [4] - 行业协会倡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推行"非必要不添加"理念 降低对食品添加剂的依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