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改革背景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受托责任为核心提出系统性改革措施,覆盖公司治理、产品创新、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全链条 [1] - 改革以长期主义为导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清晰路径 [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在2023年全资与更名后,全面开启本土化新征程 [1]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330亿元,较两年前实现翻番,行业排名提升20位 [1] - 公司秉持“全球视野,做多中国”理念,深耕中国基金行业21年 [2] 投资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近20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年化收益率达13.50%,排名行业前十 [2] - 杜猛管理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超过14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6% [5] - 李博管理摩根核心成长超10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1% [5] - 李德辉管理摩根科技前沿基金超9年,任职年化回报率接近14% [5] 主动管理能力与投研体系 - 公司将主动管理视为核心能力,坚持打造领先的主动管理平台 [3] - 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分为成长、均衡成长、均衡与价值三大组别,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 [3] - 每只基金设有清晰投资指引,设定差异化跟踪误差考核标准,确保风格稳定 [3] - 投研团队借助全球资源,与海外团队高频互动,实现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整合 [3] 人才战略与团队建设 - 公司将“长跑主义”作为组织文化内核,贯穿于人才战略 [4] - 已涌现杜猛、李博、李德辉等一批管理同一只基金超过或接近十年的基金经理代表 [4] - 2023年以来引入多位外部资深人才,增强主动权益、固收、多资产等六大投资团队实力 [4] 研究平台与“研究复利”文化 - 支撑长期业绩的是一流买方研究平台与“研究驱动”的投资文化,核心在于“研究复利” [6] - 打造“职业分析师”机制,鼓励分析师深耕研究,成为细分领域“产业通” [6] - 全球研究团队500人,过去一年覆盖约4700家公司,完成近1.1万次公司实地考察与交流 [6] - 构建内部统一的研究“语言体系”,高效整合全球研究资源 [7] ETF业务差异化发展 - 截至2025年7月末,摩根资产管理是全球第二大主动型ETF发行商,2025年以来主动型ETF净流入额全球居首 [8] - 公司于2023年发力ETF业务,截至2025年10月末以精品化策略布局11只ETF,覆盖宽基、策略、行业主题、跨境等品种 [8] - 产品设计注重投资者体验,创新推出“季度强制分红”机制 [8] - 在Smart Beta和指数增强领域积极布局,相关产品合计规模突破200亿元 [8] 客户服务与投资者教育 - 2023年推出《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报告,将全球旗舰报告本土化 [9] - 2024年启动全国巡讲,走进40多个城市,举办1100余场分享会,覆盖人群达200万 [9] - 2025年推出《ETF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以季度更新形式提供持续策略支持 [9] 未来展望 - 资管行业竞争将更倾向于长期主义、专业能力与生态协同 [10] - 公司将继续探索公募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最佳实践,在投资管理、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精益求精 [10]
创价值·塑生态·启新程——上海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摩根资产管理:百年资管机构打造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证券报·2025-11-13 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