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经评论:煤炭与新能源不是单选题
经济日报·2025-11-13 08:14

文章核心观点 - 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平衡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最佳路径,旨在推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 - 融合发展基于天时(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地利(矿区资源优势)和人和(行业内生需求)三大基础 [1][2] - 通过生产融合、消费融合和产业链融合三大路径推进,预计“十五五”末期将形成成熟的矿区新能源发展模式 [3][4] 煤炭行业的战略定位与转型必要性 -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煤炭在较长时期内仍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需在“稳供给”与“促低碳”间取得平衡 [1] - 煤炭消费空间被压缩,传统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利润收窄压力,寻求新增长点成为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2] - 新能源可帮助企业降低自身用电成本,并推动企业从“卖煤炭”向“卖能源”、“卖服务”转型 [2] 矿区发展新能源的独特优势(地利) - 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往往风光资源充裕,长期采矿形成的沉陷区和废弃土地为光伏、风电项目提供广阔空间且不占用耕地 [2] - 矿区已有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可部分支撑新能源项目并网,降低建设成本 [2] - 矿区拥有熟悉能源生产的专业队伍,可经培训转化为新能源建设运营力量 [2] 生产融合路径 - 有效盘活矿区土地资源,加快推进光伏电站建设,具备条件的地区可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基地 [3] - 风力资源充沛的矿区可有序推进集中式、分散式风电开发,并结合地质特点推动地热能规模化利用 [3] - 发展分布式太阳能供热供暖,加大矿井乏风余热、煤矿瓦斯氧化供热等应用力度,探索可再生能源制冷技术 [3] 消费融合路径 - 加快煤炭生产重点环节电气化改造,推进矿区运输设备新能源替代,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及“光储充放”综合站 [3] - 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锅炉以降低矿区自用煤消耗,并通过建设智能微电网提高绿电使用比例 [3] - 参与绿证绿电交易,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和矿区碳排放强度 [3] 产业链融合与转型前景 - 煤炭企业可加大清洁高效火电和新能源产业投资,逐步向综合能源生产服务商转型 [4] - 通过开发碳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创新型产品提升煤炭附加值,打造煤基产业链绿色发展新亮点 [4] - 预计“十五五”时期末,矿区光伏风电模式基本成熟,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一批清洁低碳矿区基本成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