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交易数据 - 天猫双11总交易额5403亿元,较去年稳步增长;京东11.11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创历史新高;两大平台合计交易额突破8900亿元 [1] - 抖音电商表现突出,超4.1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 [1] - 据测算,今年双十一期间全网零售额近2.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0% [1] 消费板块投资逻辑 - 恒生消费指数自阶段性低点2580.36点以来,实现近6个交易日的持续反弹 [2] - 港股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消费指数PE-TTM为17.79倍,处于近10年22.04%的估值百分位 [5] - 政策端持续发力,财政部将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11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2%,核心CPI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免税新政新增手机、运动用品等品类 [4]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11月10日净买入66.54亿港元,年内净买入额突破1.3万亿港元,累计净流入规模突破5万亿港元 [5] - 港股消费概念股覆盖电商、潮玩、新茶饮、国潮美妆等稀缺赛道,服务消费占比超60%,与双十一大促形成共振 [4] AI+电商趋势 - 今年双十一“AI+电商”模式被重点提及,淘宝明确2025年是首个AI全面落地的天猫双11 [6] - 淘宝在C端推出多款免费AI工具,包括“AI助手”、“AI万能搜”、“拍立淘”、“AI帮我挑”、“AI试衣”等 [7] - 平台同时加大面向商家的ToB AI工具布局,聚焦客服与直播,以缓解中小商家的人力与成本压力 [7] - 互联网科技企业在AI领域持续投入,腾讯、阿里、百度上半年资本开支合计同比增长131%至1166亿元;阿里巴巴表示将在过去三年投入38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资本开支 [8] 互联网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恒生互联网科技指数PE(TTM)为21.89倍,处于近10年17.18%的估值百分位点,近5年分位点也仅为34.04%,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10] - 政策端催化,“十五五”规划强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AI应用落地 [10] - 双十一是AI规模化赋能和场景落地的典型案例,未来“AI+”应用有望在成分股公司营收端和利润端体现为更强的获客、变现能力及降本增效 [10]
万亿销售的“双十一”大促背后,港股消费和科技板块正在“等风来”
智通财经·2025-11-13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