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主基调与目标 - 财政政策在“十五五”期间将延续“积极有为”的主基调,更注重精准发力和效能提升,旨在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多重目标 [1] - 政策工具组合包括预算、税收、政府债券、转移支付等,以发挥扩大总需求和定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 [1] 财政政策重点举措 - 全力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六条重点举措: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 - 财政支持需转向需求端和家庭端,通过优化支出投向、完善社会保障等“投资于人”的举措稳定居民预期,同时借助专项基金、项目补贴等支持“投资于物” [4][5] 支持国家战略与科技创新 - 财政政策将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的财力保障,重点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需要大规模、长期性公共投资的领域 [3] - 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强化科技投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运用税收、政府采购等工具推动产业创新 [4] 财政可持续性与税制优化 - 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核心是增强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需要稳定宏观税负水平,避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出现双低格局 [7] - 将对存量减税降费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与优化,清理不必要的税收优惠,提高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性,并规范地方违法违规出台的“税收洼地” [7]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 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做好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8] - 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严肃追责违规举债行为,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8]
财政政策将延续积极有为主基调
金融时报·2025-11-13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