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日报】我国科学家在金属中发现“负能界面”
科技日报·2025-11-13 10:25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5-11-13 02版) 辽宁材料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秀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卢柯研究员团队长期 致力于金属材料结构调控与性能突破研究。2018年,该团队首次发现,当纳米金属的晶粒小于70纳米 时,晶界能量下降,结构稳定性不降反升,这颠覆了传统"纳米晶粒越小越不稳定"的认知。2020年,团 队进一步探索晶粒尺寸极限,将纯铜晶粒细化至4—5纳米时,发现材料转变为一种新结构,晶界呈现三 维周期性极小面特征,将其命名为"受限晶体"。在最新研究中,团队聚焦尺度更小的界面结构(平均 0.7纳米/3—4原子层)。 "我们通过电化学沉积结合非晶化方法,发现在Ni-Mo合金中存在一种过剩能为负的界面。这种界 面比孪晶界面更加稳定,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李秀艳说,该研究不仅突破了现有材料 理论的认知,首次证实界面过剩能可以为负,而且在Ni-W等其他材料体系也发现了亚纳米"负能界 面"强化效应。相关合金已取得中试成果,有望推动高精密耐磨部件的技术升级。 11月12日,记者从辽宁材料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取得 重大技术突破。研究人员在金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