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与影响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从宣传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旨在推动行业向以合规与质量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1] - 工作指引出台有望避免非车险长期存在的非理性竞争和内卷式发展,解决费用水平过高、保费充足度不足及持续承保亏损等问题 [1] - 政策参考了车险综合改革的成功范式,引导保险主体更注重业务质量和效益,而非单纯追求保费规模和增速 [1] 分阶段实施安排 - 政策要求自11月1日起全面实施非车险“报行合一” [2] - 对不同产品设置了差异化的重新备案时间线:企财险需在今年12月1日前完成,安责险在明年1月1日前,雇主责任险在明年2月1日前,其他非车险在明年12月31日前完成备案 [2] - 差异化备案时间点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充足调整周期,确保政策平稳落地 [2] 费率与手续费监管 - 新规要求明确列示预定附加费率、平均手续费率和逐单手续费率上限 [3] - 预定附加费率方面,大公司和中小公司分别设置30%和35%的上限 [3] - 平均手续费率和逐单手续费率方面,大公司(行业前三)、中型公司(4-8名)和小公司(8名之后)分别设置14%、16%、18%的上限 [3] - 安责险因需考虑事故预防服务费,其预定附加费率可适当上浮,共保业务采取“就低不就高”原则 [3] 保费收入管理规范 - 新规明确要求“见费出单”,即收取保费后签发保单和发票 [4] - 保费20万以下的业务需见费出单,20万以上的工程保险等业务可分期付费,但首期保费不低于25% [4] - 对分期期数进行约束:保险期限不超过1年的,分期期数不超过4期;期限超过1年的,每增加1年可增加2期;每期间隔不超过6个月 [4] - 中银保信正在研发见费出单监管系统,未来有望实现刚性管控 [4] 行业标准化与监管支持 - 政策将从安责险开始,逐步推进行业标准条款和标准费率的落地,并基于行业产品库推动更多标准化条款 [1][3] - 进一步强化市场行为监管,采取与车险报行合一相同的检查机制,包括停止使用条款等监管措施 [5] - 明确保险业协会、精算师协会、银保信等在制定行业标准条款、纯风险损失率及建设非车险平台方面的支撑服务作用 [5]
东海证券:非车险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建议把握稀缺行业龙头配置机会
智通财经·2025-11-13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