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路威凯腾中国消费投资逻辑:拒绝速成,为品牌构建“时间壁垒”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3 11:4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投资逻辑正从追求GMV增长转向注重经营质量和可持续性 [1] - 消费投资范式显著转向以掌控经营权和深度赋能为特征的控股型交易 [1][11] - 即时零售渠道的崛起更多是存量消费场景的迁移而非纯粹增量创造 [1][5] 即时零售渠道分析 - 即时零售市场格局高度集中 美团 饿了么和京东占据接近三分之二份额 其余份额由生鲜平台如盒马 山姆等占据 [5] - 即时零售70%的实际单量来自于原有电商或实体店需求的转移 属于存量迁移 [6] - 不同品类对即时零售的适应性差异显著 食品饮料行业最受益 可刺激新场景需求 而服装 美妆 3C等决策链条长的品类需求有限 [6] - 高端宠物粮等特定品类在即时零售渠道获得可观增量 但这些增量主要来自对线下分销渠道的替代 [6] 电商大促与品牌健康度评估 - 投资机构评估品牌时 高度关注其大促期间与平日的销售平衡 全年过半销量集中于两次大促的品牌利润情况通常面临挑战 [7] - 更健康可持续的模式是品牌在平日正价区间能实现大量销售 大促仅作为补充 [7] - 直播渠道为白牌和新品牌提供爆发机会 但在品牌塑造上存在不足 美妆和服装盈利模型已跑通 食品饮料等品类盈利能力相对较差 [7] - 投资倾向于选择全面均衡布局的品牌 而非单一依赖某个平台 [8] 消费投资重点赛道 - 投资重点赛道保持稳定 食品饮料 美妆个护 大健康和宠物四大领域占比近80% 另外20%关注AI与消费品结合等新品类 [9] - 宠物行业持续看好 每年新增猫狗数量接近1000万 带动宠物医疗 食品 玩具等需求 [9] - 美妆行业国产品牌崛起 在大众平价端已占据头部份额 并开始向高端领域发展 参考日韩市场 本土品牌份额可达60%到70% [9] - 大健康赛道因人口老龄化和健康生活追求而衍生新场景 如跑步 健身 户外 催生跑鞋 健身服饰 运动装备等品类需求大幅增长 [9][10] 控股型投资趋势与投后管理 - 消费投资整体向控股型交易转变 价值型资本更倾向于加码已证明盈利能力与品牌实力的成熟企业 [1][11] - 作为控股型投资者 投后赋能会深度介入被投企业日常运营 对于少数股权投资 则通过与创始人共同制定价值创造计划实现 [10] - 重大并购的驱动力源于行业整合 当巨头主力品牌触及有机增长天花板时 收购成为寻求非有机增长的核心战略 [11] - 外资品牌将中国业务控股权交给本土资本 旨在借助更懂本土市场的操盘手更好地抓住中国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