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核心判决 - 德国慕尼黑第一地区法院一审判决认定OpenAI未经许可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音乐歌词训练ChatGPT模型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需承担赔偿责任[1] - 该案被称为"欧洲生成式AI版权第一案",是全球首例针对AI平台未经许可使用受著作权保护音乐作品提起的诉讼[1] - 判决为跨大西洋AI企业的版权合规划定了清晰红线,成为全球AI知识产权纠纷审判的重要风向标[1] 案件背景与原告主张 - 诉讼始于2024年11月,原告GEMA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一,代表约十万名词曲作者和音乐出版人的权益[2] - GEMA指控OpenAI在未获授权、未支付报酬的情况下,"系统性"地将其管理的9首德国热门歌曲完整歌词纳入ChatGPT训练数据集[2] - 技术验证发现,用户输入简单提示词时,ChatGPT能够基本原样再现涉案歌曲歌词内容[2] 法院对侵权行为的认定 - 法院认定模型"记忆"歌词构成复制,因为模型参数中固定了歌词的可再现信息,通过简单提示词即可间接感知,符合"有形固定+可感知"要求[7] - 法院认定ChatGPT输出行为构成公开提供,因向不特定公众开放,用户可随时获取歌词输出,且输出内容与原歌词核心元素可识别[8] - 法院排除了OpenAI援引的文本与数据挖掘例外条款,认为模型对歌词的长期记忆与再现超出该例外范围[9] 法院对OpenAI抗辩的驳回 - 法院未支持OpenAI提出的"用户责任论",认为AI模型本身对输出内容具有显著影响,OpenAI作为开发运营方应对侵权内容负责[8] - 法院认定OpenAI不属于研究机构,因其核心目的是商业运营ChatGPT并获取收益,不符合"非商业研究"要求[13] - 法院认为公开可获取不代表权利人放弃版权,且GEMA已明确声明TDM使用禁止,OpenAI未履行合理审查义务[13] 判决具体内容 - OpenAI被禁止在模型中复制涉案歌词、通过ChatGPT公开提供或复制歌词,违反将面临最高25万欧元罚金或6个月拘留[13] - OpenAI需向GEMA提交侵权行为范围及收益明细,并赔偿全部已发生及未来损失[13] - OpenAI需向GEMA支付4620.70欧元律师费及自2025年2月26日起的利息[13] 行业影响与后续发展 - 该判决是欧洲首次对生成式AI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进行法律评估并作出有利于创作者的裁决[14] - GEMA总法律顾问称该判决代表了整个欧洲作者和创作者获得公平报酬的一个里程碑,科技巨头必须获得使用知识产权的许可[14] - OpenAI表示不同意裁决并考虑下一步行动,强调该决定针对一组有限歌词,不影响德国用户使用其技术[14] - 同期GEMA针对AI音乐公司Suno的侵权诉讼已立案,OpenAI在美国也面临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数十家版权方集体诉讼[15]
欧洲首例生成式AI版权侵权胜诉案迎来一审判决
36氪·2025-11-13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