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掀起房产直售潮,低价背后双重市场逻辑与购房新变
搜狐财经·2025-11-13 15:01

银行业房产直售规模 - 多家银行通过京东资产平台等渠道批量出售房产,部分房源起拍价低于市场价25% [1] - 兰州农商行在10月底集中挂牌近200个房产标的,在京东平台挂牌房产总数达720个,其中今年新增630个 [3] - 吉林银行挂牌2099个房产,天津银行1227个,中原银行521个,农信系统规模更大,广东农信累计挂牌12386个,四川农信达24821个 [3] 房产来源与性质 - 绝大多数房源是银行通过“以物抵债”方式取得的不良资产 [3] - 例如兰州农商行在沈抚新区育才壹品小区的250多套住宅,源于开发商智峰地产未能偿还的贷款本息合计4.6亿元 [3] - 房产经过司法程序后产权完全归属银行,形成“银行直供房” [3] 价格优势与成交情况 - 银行直售房产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如兰州城关区一套125平方米住宅以151万元成交,比市场价低30-70万元(低约30%) [4] - 大连华乐小区房源从1万元/平方米降至7000元/平方米,仍低于近期市场成交价 [4] - 尽管价格诱人,但实际成交情况并不理想,部分房源多次流拍 [4] 银行加速处置的背后逻辑 - 传统不良资产处置周期过长,从贷款违约到变现往往需要两年以上,直接销售可大幅缩短资金回收周期 [4] - 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上升明显,部分银行升幅超过30个基点,促使银行加快处置步伐 [4] - 法拍市场持续遇冷,2025年6月法拍房平均折价率降至31.3%,成交率不足10%,迫使银行寻找新出路 [4] 房产特点与市场影响 - 银行直售房产权清晰,交易对手是银行,可避免法拍房常见的租赁纠纷等问题 [5] - 部分房源可能存在位置偏远、配套不足等硬伤,且银行通常要求全款支付,不接受贷款 [5] - 银行大规模处置房产意味着短期内将有大量低价房源涌入市场,可能对当地房价形成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