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出口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 [1] - 同期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猛增25.9%,增幅远超其他大洲 [1] - 截至2025年8月26日,中国对非洲出口额已达1220亿美元,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1] - 非洲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从2024年的0.2%大幅跃升至1.4%,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出口增长总额,地位仅次于东盟 [1] - 2025年1-9月,刚果(布)对华进口暴增260.2%,其中57%为船舶进口 [8] 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全面实施100%税目零关税政策,覆盖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全品类 [2] - 需求层面,非洲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约10%-11%,远低于东亚部分发展中国家20%的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高度依赖进口 [3][7] - 供给层面,机械设备、电气机械、汽车、船舶、钢铁及其制品等五类基建相关产品占非洲自华进口的约55%,贡献了今年以来对非出口增速的75% [3] - 中国“新三样”中的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对非出口实现两位数大幅增长 [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偏弱增强了中国出口产品在价格敏感度较高的非洲市场的竞争力 [4] 非洲市场潜力 - 2024年非洲人口达到15.15亿,平均年龄19岁,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大洲 [4] -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非洲人口将达到20.50亿,相当于全球每四人中有一人是非洲人 [4] - 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已覆盖54个国家,占非洲贸易总量的85%以上,并将区域内90%的关税下调 [5] - 2023年加纳零售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肯尼亚电商市场约12亿美元,显示正规零售存在巨大未开发空间 [5] - IMF预测202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GDP增速将由4.1%进一步回升至4.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0] 行业战略与布局 - 公司应聚焦核心优势品类,如机械设备、电气机械等基建相关产品,以及新能源产品 [9] - 战略上需从“贸易”转向“扎根”,学习“基建投资带动贸易”的模式,通过参与港口、铁路、工业园区等项目催生设备出口需求 [7][8] - 战术上需从“价格优势”升级为“综合优势”,建立本地化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并利用数字营销手段打造品牌认知 [9] - 企业需针对非洲特殊的网络条件、支付习惯和物流环境,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从“卖货”思维转向“提供解决方案”的价值思维 [9]
中国出口的真正“爆单王”,为什么是遥远的非洲?
格隆汇·2025-11-13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