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REITs市场被视为国内商业地产行业转型和破解当前困局的关键路径,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蓝海市场 [1] - 国内公募REITs市场呈现数量快速扩容但规模滞后的鲜明特征,与全球成熟市场相比规模微小,具备巨大发展潜力 [2][3] - 市场发展面临优质资产供给不足、落地效率偏低、估值与定价机制不成熟等多重制约 [4] - 私募REITs作为替代路径,已通过案例证明其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的价值和高效性 [7][8] 国内REITs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11月7日,国内共发行77只公募REITs,发行规模合计1981亿元,2025年以来新发行18只,另有23只待上市 [2] - 国内已发行REITs数量(77只)超过新加坡(41只)与中国香港(11只)两大市场的REITs总量之和 [3] - 国内REITs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远低于新加坡市场(约5100亿元人民币)和全球2万亿美元的REITs市场总量 [3] 市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优质核心资产供给不足,原因包括税收政策增加发行成本、原始权益人惜售优质资产、丧失资产控制权影响当期利润等 [4] - 公募REITs落地效率偏低,核心痛点是首发与扩募流程冗长复杂,涉及多个监管主体,协调成本高 [4] - 估值与定价机制不成熟,易出现估值不理想,叠加央国企考核、资金用途限制等要求,削弱发行积极性 [5] REITs发行的具体挑战 - 资产出表后,央国企需通过新增投资扩大资产规模以支撑利润总额增长,满足国资委考核要求 [5] - 回收资金使用受严格限制,净回收资金需主要用于新项目,不超过30%用于盘活存量,不超过15%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 - 回收资金使用面临跨区域/行业挑战、投资效率压力(2年内使用率不低于75%,3年内全部使用完毕)等难题 [6] 私募REITs的实践与价值 - 越秀集团发行市场首单商业物业持有型不动产ABS(私募REITs),规模14.13亿元,底层资产为广州ICC,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 [7] - 该产品从受理到发行仅用时约2个月(2024年9月20日受理,11月20日发行),体现了私募REITs流程高效的优势 [7] - 私募REITs成功盘活存量资产,为资产未来衔接公募REITs预留空间,提供了行业实操样本 [7][8]
数量领跑、规模掉队,中国内地REITs规模为何还不及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