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如何成“生意”?揭秘医保骗保“黑色产业链”
搜狐财经·2025-11-13 18:45
案件核心事实 - 山西省大同市某医院有限公司作为医保定点医院系统性骗取医保基金 涉案金额达970余万元人民币 [1][18] - 案件经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 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典型案例 [1][18] - 主犯艾某忠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其余被告人被判处十一年至四年不等有期徒刑 [18] 主要骗保手段 - 手段一:拉人“充数”增加虚假住院患者 通过院内职工及外部营销团队招揽住院患者 发放100元至500元不等介绍费 [1][2] - 手段二:空挂床虚构住院全流程 患者实际不住院 医院伪造虚假病历、检查报告和用药记录以套取医保报销 [3][4][6] - 手段三:小病大治虚增费用至报销上限 对轻症患者通过修改病历、增加住院时间、开具名贵药品和检查项目将费用提至医保报销最高标准 [7][9] - 手段四:财务造假虚报成本与费用 虚增药品进价和临床用药 例如一味中药实际进货7700元 上传医保报销金额高达40万余元 药品未使用即回流药房 [11][13][17] 医院内部运作模式 - 医院设立营销组、检验科、护理部、医保办等部门 形成严密分工协作的骗保链条 [15] - 内科和骨科为主要负责科室 通过虚增药品进价、药品重复入库、虚增检查费用、虚报床位等方式系统性地虚构住院费用 [17] - 针对空挂床和实际住院患者均进行费用造假 在患者临出院前添加虚假治疗项目以使费用达标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