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66%,0-14岁人口占比为15.81%,两者已非常接近[6] - 2024年有8个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多于2023年的7个,省份"变老"数量持续提升[1] - "十五五"时期老年人口、老龄化率将持续攀升,高龄人口增速更快,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最终超过0-14岁人口占比[5][6] - 2024年北京、天津、上海、山东等多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0-14岁人口占比[6] - 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2%,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化速度加快[8] 区域人口结构差异 - 2024年各省份人口结构呈现三类特征:少年儿童占比低且老年人口占比高(如上海、辽宁)、少年儿童占比高且老年人口占比低(如广东、贵州)、两者占比均较高(如湖南、河北)[9][10] - 上海2024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0.25%,而0-14岁人口占比仅为9.50%[7][9] - 贵州2024年0-14岁人口占比高达21.90%,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90%[7][9] - "十五五"时期东部大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将继续吸引青年劳动力,部分地区面临人口流出与老龄化叠加的双重风险[10] 人口服务体系构建 - "十五五"时期人口政策重点围绕"一老一小"两条主线,需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体考虑[1][12] - 人口服务体系需涵盖生育、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全链条环节,形成从出生到死亡的系统性支持网络[12] - 重点任务包括倡导积极婚育观、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等9个方面[12] - 需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普惠性托育机构与家庭支持政策,以缓解育儿成本高、女性就业受限等问题[12]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 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24年达79岁,比2012年提高3.6岁,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奠定基础[13] - 需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多样化工作岗位,积极开发老年资源[13] - 目前老年就业热门领域包括老年网红、方言私教、老年大学教师、社会组织任职等[16] - 需构建老年人就业技能提升体系,重点提升数字化素养水平,提供智能手机使用、短视频制作等培训[16] - 教育部"银龄计划"2025年计划招募7000名银龄讲学教师,截至2024年底贵州"银龄计划"引才达161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占比超83%[17]
两条主线解题“十五五”人口变局,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怎么做?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3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