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格局 - 2025年前三季度榆林GDP为5654.11亿元,继续领跑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领先第二名宜昌约1100亿元 [1][4] - 宜昌、洛阳、鄂尔多斯和襄阳GDP分别为4553.28亿元、4454.9亿元、4367.9亿元、4355.46亿元,共同构成头部阵营,四城间最大差距不超过200亿元 [1][4][5] - 相较于2024年末,宜昌超越鄂尔多斯成为中西部非省会第二城,洛阳连续赶超鄂尔多斯和襄阳晋级第三城 [4][5] 经济增长与驱动因素 - 2025年前三季度,格尔木、日喀则和宜昌等17个城市GDP增速跑赢全国大盘(5.2%),其中格尔木、日喀则和宜昌增速在7%以上 [3] - 工业动能分化显著,宜昌、洛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8%、8.9%,鄂尔多斯为6.5% [5] - 2020年至2024年间,榆林和鄂尔多斯GDP增量分别达3459.02亿元和2829.34亿元,领跑副中心城市增长 [6] 产业结构与挑战 - 榆林和鄂尔多斯经济结构能源产业占比较高,受煤炭价格下跌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收同比下降20.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1% [3][6] - 襄阳汽车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近40%,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但占比较小,难以抵消燃油车下滑冲击,导致其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4.0% [5][7] - 资源型城市面临周期性阵痛,需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新支柱以实现向上突破 [6][7] 政策支持与区域协同 - 2025年中央文件明确提出推动有条件的省份培育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政策支持力度升级 [2][10] - 湖北实施“一主两副”战略,2025年前三季度宜昌、襄阳GDP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0.15%和9.71% [8] - 贵州省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遵义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10] - 区域协同案例包括湖北武汉、襄阳、宜昌共建创新矩阵,以及郑州都市圈推动郑汴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11]
培育“第二增长极” 谁是中西部省会(首府)“最强搭档”?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13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