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靠边站?美国“封疆大吏”组团来华,抢着和中国搞钱合作
搜狐财经·2025-11-13 23:12

美国地方政府对华经贸合作 - 美国州级官员在联邦政策紧张背景下积极访华开展经贸合作,反映出联邦与地方在对华态度上的显著差异[2] - 地方官员行动旨在稳定本地经济和保障就业,直接与中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接以规避联邦政策反复的影响[2][10] 加利福尼亚州经贸活动 - 州长加文·纽森于2023年10月23日至29日访问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及江苏,重点讨论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和科技出口[4] - 签署多项清洁能源协议,试乘中国电动车并强调加州港口业务依赖中国货运流量,洛杉矶港处理的中国集装箱占总量的40%[4] - 2023年加州对华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涉及芯片、软件和娱乐业,联邦关税政策导致洛杉矶港货运量跌至十年最低,影响20万个工作岗位[4][5] - 加州政府起诉白宫关税决定,成为全国首个采取此行动的州,以保护本地企业利益[5] 俄勒冈州经贸活动 - 参议长罗布·瓦格纳于2025年10月14日至28日访问深圳、广州、福州、德阳、天津、杭州、成都、上海、北京及重庆十个城市[7] - 考察电动公交运营、港口设施,聚焦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木材和农产品贸易,签署可持续农业和数字经济意向协议[7] - 2023年对华出口额78.4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9%,主要出口木材、半导体和医疗设备,直接支持3.5万个就业岗位[7] - 2024年对华贸易额升至85亿美元,但联邦政策反复导致农场主库存堆积,地方官员通过直接洽谈稳定贸易[7] 华盛顿州经贸活动 - 商务厅厅长丽莎·布朗于2025年11月5日至10日参加上海进博会和虹桥论坛,并访问北京、广州考察航空和农业项目[9][10] - 重点推动飞机零部件、樱桃、苹果出口,签署樱桃季节长期出口合同,探讨微软与中国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合作[9][10] - 2023年对华出口额约200亿美元,2024年对华出口支撑10万个就业岗位,2025年前十个月对华贸易额超220亿美元,增长15%[9][10] - 联邦调查威胁高科技出口,但地方官员强调优先满足本地经济需求,确保波音零部件供应和农业出口稳定[10] 整体经贸影响与趋势 - 2025年全美有近百万就业岗位依赖对华贸易,地方官员面临选民压力需主动出击[10] - 加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最为活跃,伊利诺伊州和得克萨斯州也派出代表团访华[10] - 访华后各州采取跟进措施,如加州议会通过支持对华贸易法案,俄勒冈州促成新出口项目,华盛顿州组织企业落实订单[10] - 美国联邦制为地方提供独立开展经贸外交的空间,访华成为地方经济自救的重要途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