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结构 - 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1] - 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1] - 政府债券余额为9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占社融存量比重为21.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7.0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占社融存量比重为61%,同比低1.3个百分点 [1] - 企业债券余额为33.6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占社融存量比重为7.7%,同比低0.3个百分点 [1] - 前十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 [1] - 前十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3.72万亿元 [1] - 前十个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1361亿元 [1] 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指标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3]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去年9月低点回升9.5个百分点,较今年2月低点回升6.1个百分点 [3] - 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需求回暖 [3] - 10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升至扩张区间 [3] - 10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企业信心不断恢复 [5] 物价水平与通胀预期 - 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 [5]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5] - 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5]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CPI涨幅目标为2%左右 [6]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6] 政策支持与经济前景 - 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至67.5%,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略降1.2个百分点 [2] -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6年度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全部投放完毕,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 [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较前值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 [5] - 前三季度GDP增长5.2%,为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 - 中美元首会晤及经贸磋商取得积极成果,有利于增强出口韧性 [4] 融资结构变化与宏观调控 - 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在社融增量中占比已超过一半 [2] - 加大政府债券发行用于支持重大项目、置换平台债务及清理拖欠账款,是政府部门加杠杆帮助企业和居民部门稳杠杆的过程 [2] - 宏观调控思路需从依赖投资更多转向促消费、惠民生,供给端着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求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7]
社融重要信号!新增贷款占比不到一半 政府债替代效应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3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