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企业出海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
搜狐财经·2025-11-14 00:43

出海核心驱动力与市场表现 - 在国内市场增长承压与外部关税壁垒提升的背景下,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第二曲线”[1][8] - 出海TOP100上市公司2024年平均收益率达32.65%,显著高于其他主板股票10个百分点,资本市场对出海逻辑认可度高[1][9][30] - 2025年A股上市企业中,披露海外收入的企业有3046家,境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21.6%,较2024年的14.5%显著提升[19] - 海外市场盈利能力更强,90.6%的行业境外毛利率高于境内毛利率,计算机设备、软件、物流等行业差异尤为突出[22][24] - 全球经营成为2025年中报业绩增长的第一大诱因,占业绩增长的38.2%[25][28] 出海企业结构升级与价值链攀爬 - 出海企业主力已从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升级为消费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消费电子企业在TOP100中占比达13%[1][10][41] - 企业正沿“兔耳朵曲线”向价值链两端攀爬,一端向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延伸,另一端向品牌和服务延伸[1][11] - 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实现三重升级:从简单组装到掌握核心制造工艺的技术升级、从低端代工向研发设计的价值链升级、从OEM/ODM向自主品牌的品牌升级[40][45] - 传音控股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超过40%,通过深度本地化建立品牌矩阵,海外营收达674.56亿元[42][45] - 立讯精密实现1微米加工精度,为英伟达、谷歌、特斯拉提供关键部件,海外营收2354.67亿元[45][47] 全球产能布局与战略转变 - 出海战略出现拐点,从“产品出口”转向“产能出海”,但目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远小于货物出口,处于起步阶段[1][12] - 企业多采用“成熟产能出海、当下旗舰出口、下代总部研发”的梯次布局模式分散风险[1] - 中国企业正在关键制造产业链上深度卡位,在技术壁垒高、替代难度大的环节建立结构性优势[46] -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达37%,海外营收1103.36亿元,掌握BMS、热管理等核心技术[47] - 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工程机械企业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和本地化能力,形成完整生态系统[47][48] 出海TOP100指数成分企业特征 - 出海TOP100指数通过海外经营基本面、营收结构、营收增速和风险四个维度量化评估企业出海竞争力[32] - 指数筛选强调真实出海能力,删除海外营收占比低于30%的企业样本,权重分配更注重盈利质量和可持续性[32][33] - 榜单前三位企业为联想集团(海外营收3828.65亿元)、立讯精密(海外营收2354.67亿元)、洛阳铝业(海外营收1878.52亿元)[35] - 高海外毛利率企业表现突出,如药明康德海外毛利率46.33%,阳光电源海外毛利率40.29%,百济神州海外毛利率高达97.09%[37][39] - 民营企业是出海主力军,在TOP100榜单中占据多数席位,如安克创新、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3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