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发行市场表现 - 2025年11月5日中国财政部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总认购金额高达1182亿美元,认购倍数达到30倍,创历史最高纪录[1] - 5年期债券部分的认购倍数甚至达到33倍[3] - 同期美国国债的认购倍数仅为2.5至2.7倍,形成鲜明对比[1][3] - 债券利率与美债几乎持平,三年期3.646%、五年期3.787%[1] 投资者结构与地域分布 - 投资者结构中主权类投资者占比高达42%,包括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3] - 地域分布上,亚洲投资者占53%、欧洲占25%、中东占16%,美国本土投资者占6%[3] - 从亚洲到欧洲,从中东到美国本土,主权基金、银行、保险机构纷纷参与认购[1] 中美主权信用对比 - 中国债券利率与最高信用等级国家融资成本相同,但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给美国的信用评级是Aa1,给中国的是A1,低两个等级[5] - 中国自2009年首次发行美元主权债以来,一直维持零违约记录,而美国近50年发生2次技术性违约[5] - 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8万亿美元,每年利息支出超过1.1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军费开支[3] - 中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为债券偿付提供坚实保障[5] 战略意义与金融布局 - 发行美元债的战略意义远高于融资需求,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并不缺美元[7] - 构建一个平行的美元循环体系,打破美国通过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旧玩法[3] - 将募集的美元转贷给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偿还西方债务,切断美国印钞收割的链条[3][7] - 选择在香港发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让美元流动性开始绕开美联储向东方分流[3][9] 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8.9%,创25年来新低,110个国家已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推进去美元化[10] - 传统的石油-美元-美债模式被打破,沙特等产油国开始将美元收入配置于中国债券[10] - 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债立下人民币资产定价之锚,优质央企、民企龙头的发债成本有了定价参考[9] - 自2009年以来,财政部已累计在香港发行4270亿元人民币国债,2017年后已发行250亿美元主权债券和80亿欧元主权债券[9]
川普没想到中国发行四十亿美元债券,竟引来一千一百八十二亿全球资金疯抢,美联储急刹车
搜狐财经·2025-11-14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