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ETF建仓态势 - 多只11月新成立ETF采取低仓位策略上市,部分基金权益仓位仅一成或接近空仓,与快速跟踪指数的常规操作形成对比 [1] - 具体案例显示,截至11月11日,华夏中证光伏产业ETF权益仓位为33.19%,远低于合同规定的90%比例要求 [2] - 其他低仓位案例包括:嘉实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仓位19.99%,易方达中证卫星产业ETF仓位10.02%,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ETF仓位11.20%,华宝中证港股通信息技术综合ETF仓位16.34% [2] - 国联安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权益仓位低至0.06%,兴业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在募集结束超过10天后仍未建仓,99.99%资产为现金 [3] - 南方恒生科技ETF是近期上市ETF中仓位较高者,截至11月10日权益仓位为64.28% [3] 机构投资者策略转向 - 机构投资者态度由前期激进转向审慎,被动基金建仓节奏放缓,主动管理基金亦通过加大分红等方式表达谨慎观点 [5] - 在市场风格再平衡背景下,“均衡配置”与“哑铃策略”重新成为机构核心配置思路 [1][6] - 广发基金投顾认为当前市场是风格“再平衡”而非彻底“切换”,建议采用哑铃策略,一端配置红利资产,另一端关注优质成长资产 [6] - 华夏基金建议考虑增配红利高股息品种,并逢低介入科技成长类资产,以行业主题ETF或双创类宽基ETF形式进行哑铃组合配置 [6] - 港股配置思路相似,华泰柏瑞基金强调港股红利类资产虽缺乏高弹性,但具备细水长流的长期价值,不应忽视权益底仓配置 [7] 市场环境背景 - 沪指在快速冲上4000点后进入高位波动拉锯状态 [1][5] - 市场风格发生变化,科技板块因交易拥挤度高企和海外科技股回调而延续调整,新能源和周期板块因政策红利和业绩好转表现亮眼 [5] -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后续行情或以时间换空间 [5]
新成立ETF不急于建仓 均衡配置成核心策略
中国证券报·2025-11-14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