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与产能提升 - 武汉经开区从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岚图汽车两大生产基地平均每63秒即可下线一台车 [1] - 岚图汽车第3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个达成此规模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从20万辆到30万辆仅用7个月 [2] - 2024年1-9月,武汉经开区整车产量近60万辆,新能源车产量超30万辆,同比增长近六成,占整车产量比重超过50% [2] - 区域正加快实施“百万新能源汽车达产”行动,推动东风岚图、东风奕派等7大整车项目释放产能 [2]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2023年启动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的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并配套出台“软件十条”扶持政策,支持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等领域 [3] - 武汉已建成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对全市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常态化监管 [4] - 区域从最初10平方公里发展为近500平方公里的汽车城,集聚9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及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年均整车产销近百万辆 [4] - 牵头成立“长江汽车链”平台,一年来吸引全国近3万家企业入驻,撮合订单超4000个,并优化半径50公里的“2小时供应链圈” [9] 资本运作与金融支持 - 岚图汽车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6] - 武汉经开区共有12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及21家“银种子”企业 [6] - 宏海科技于2024年2月成功登陆北交所,亿咖通科技、路特斯科技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6] - 2024年上半年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武汉车谷科创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硬科技企业,并于8月完成首批项目投资 [7]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区域初步构建了覆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软硬件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9] -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加快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打造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基地集群 [8] - 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释放,法资企业艾菲汽车与东风汽车合作开发智能底盘,武汉孚锐利与岚图汽车等合作完成智能拧紧枪样品测试 [8]
乘风破浪立潮头 ——解析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车谷样本”
中国证券报·2025-11-14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