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凌燕:培育险资成“耐心资本”主力军
经济日报·2025-11-14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金融体系定位转向创新驱动 保险资金应成为支持科技强国建设的耐心资本力量 [1] - 保险资金在久期 风险偏好和资金实力上与科技创新需求高度契合 有条件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升级 [1][2][3] - 保险业需提升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实现从投资者向懂行者 从价值守护者向价值创造者的升级 以真正成为科技核心金融支柱 [4] 保险资金与科技创新的契合性 - 保险资金平均负债久期达13年 与科技创新10年至15年的产业化周期相匹配 可提供全周期债权或股权融资 [1] - 保险资金风险收益平衡需求与高风险高收益的科创项目相契合 是优化资产配置应对利率下行的必然选择 [2]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21.6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二季度末36.23万亿元 持续增长的资金体量有实力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2] 政策支持与实践案例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印发方案 部署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3] - 保险业通过运用传统与另类投资工具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已形成有特色的全周期投融资支持体系和投资案例 [3] 成为核心金融支柱所需努力 - 需持续锤炼专业深度 实现从投资者到懂行者的升级 优化决策流程 人才结构和长周期考核 并探索与优秀GP及产业资本合作 [4] - 需强化全面风险管理 建立针对长期投资的专用风险管理框架 动态评估宏观周期 技术迭代等风险 实现从价值守护者向价值创造者的升级 [4]